在“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中,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球竞逐的焦点。作为中国废旧电池循环利用领域的领军企业,邦普循环以科技为引擎,以绿色为底色,书写了一段从废旧电池回收到全产业链闭环的传奇故事。
从“逆向定位”到全球布局:创新驱动下的成长之路
邦普循环成立于2005年,从一间300平方米的小厂房起步,以“让废电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初心,开创了电池定向循环的新模式。通过独创的定向循环技术,邦普在全球率先破解了“废料还原”难题。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让邦普成长为覆盖电池回收、材料制造、矿产开发的全产业链企业。
如今,邦普循环的足迹已遍布全球,在广东佛山、湖南长沙、湖北宜昌、福建宁德及印尼莫罗瓦利等地设立七大生产基地,并布局非洲、南美等资源重地,构建起“国内+海外”双循环网络。
科技赋能绿色:破解行业难题的“邦普方案”
面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因残值低而无人问津的困境,邦普循环历经五年技术攻关,于2024年实现短程提取磷、铁、锂元素并制备再生磷酸铁材料的产业化,首次将低残值电池回收转化为经济效益。其主导制定的全球首个《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GB/T 45203-2024),更是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环保领域,邦普循环的智慧化产线实现了“吃干榨净”的清洁生产模式。以宜昌基地为例,通过封闭式生产流程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同时建设30万吨电池回收产线,年产出数万吨高附加值材料,将“污染末端”变为“资源起点”。
产教融合与社会责任: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邦普循环深谙人才与创新是绿色转型的核心动力。公司与各高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开展新能源材料研发与人才培养;通过校园招聘吸纳高端人才,并打造覆盖全球基地的定制化福利体系。
在社会责任层面,邦普循环与政府、社区紧密联动。例如,宜昌基地党支部与当地应急管理局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安全生产与党建深度融合;其废旧电池回收网络更延伸至千家万户,让普通消费者也能参与绿色行动。
未来展望:奔向“碳中和”的星辰大海
作为宁德时代控股的子公司,邦普循环正加速整合新能源产业链资源,从电池回收到材料供应,形成“动脉制造+静脉回收”的双轮驱动模式。面对全球碳减排共识,李长东提出:“回收降碳不仅是产业命题,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未来,邦普循环将继续深耕技术研发,拓展海外市场,以“科技创造绿色生活”为使命,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中国智慧,让每一块电池的“生命”都能循环不息,为地球绘就一幅可持续发展的“大美丽”画卷。
全球定向循环领导者
从湾区小厂到世界级循环经济巨头,邦普循环用二十年诠释了“变废为宝”的绿色哲学。在科技与责任的双重驱动下,它不仅重塑了电池产业的生态逻辑,更点亮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