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博世推出的“云端电池”,会让新能源车迎来爆发吗?

发布时间:2019-12-19 18:53:29   来源:买车大师    浏览次数:

汽车电动化,是一条已经无可争议并要长期进行的道路。看看国内外多少传统车企以及新兴车企,挤破了头都要挤进电动化汽车市场。今天,已经很难听到有质疑声来对纯电动车是否有意义指指点点。


但是车企的野心,远远快过技术进步的速度,这也导致了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短”以及“里程焦虑”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充电速度慢?车企不断推出具备更快充电速度的快充设备,充电效率被不断提高,当然,也还没有到加油那么快。续航里程短?那就尽可能多地布置电池组,但是在面对冬天以及各种恶劣环境时,实际可用的续航里程可能只有官方标称的续航里程的一半还不到。里程焦虑?燃油车要是烧到没油,油箱里倒点儿油马上就能走,可要是一台纯电动车没电了,那可真是要在路上“趴窝”了。


1219动力电池1_副本.jpg

2017年,在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到,目标到2020年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力争达到260Wh/kg。然而,还有不到半个月就到2020年了,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远得很。当前电池技术水平有限,远不如新兴车企的增长速度快,提升电池性能仍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远不如PPT上华丽的辞藻那么令人兴奋。


全球各大车企的工程师们每天都在为如何提升电池性能而绞尽脑汁,可是技术的进步和突破依然缓慢。和汽车主机厂“相依为命”的零配件厂商们,也加入到这场科技奋斗中来,力求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争得一杯羹。博世,英文名BOSCH,相信车迷朋友们对这家公司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现在已经成为汽车标配安全技术的ABS和ESP,就出自博世之手。而一向爱“搞事情”的博世,这回把目标对准了汽车电池。


不生产电池的博世 是这样“玩电”的


奇怪的是,博世并不研发和生产电池电芯,却推出了一项新技术:云端电池。是不是听着很唬人?笔者第一次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感觉博世怎么比那些“PPT造车”的厂家还会编故事,都快赶上《安徒生童话》了。我们知道电池是纯电动车的“心脏”,是实打实的零配件,这怎么还做到云端了?其实,博世推出的这个“云端电池”技术并不是一款更强的电池,更是一套更优化的电池性能分配方案,它通过云端的大数据分析,来更高效地提升电池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效率。


还是没明白?简单地说,这套系统是在不改变电池硬件的基础上,通过对BMS电池管理系统和驾驶习惯这两个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和优化,进而提升电池性能,同时也可增加电池寿命。在新能源汽车工作时,电池组模块会产生出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每个电芯的电压、电流、温度、循环次数等。博世通过将这些数据与地图数据和车辆行驶数据进行结合,通过云端的智能算法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判断电池的健康状况以及当前驾驶者所惯用的驾驶风格对电池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出更适合这款车的BMS设定。


我们现在常说很多APP在传播资讯的时候,采用的是“千人千面”的精确传播。同样的道理,博世这套“云端电池”技术也是根据每款车型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出最适合这款车的最高效电力输出方案。通过将数据发送到相应的车辆上,全新的BMS设定会优化电池组的输出方式和充电过程,从而确保电池能够拥有更健康高效的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与此同时,车辆的仪表盘或者屏幕上也会显示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引导驾驶员形成更好的驾驶习惯。


“云端电池”还能让新能源汽车变得更安全


1219动力电池3_副本.jpg

“云端电池”这项技术的优势还远不止提高电池效率和使用寿命那么简单,在汽车安全领域颇有建树的博世,还将其用到了汽车安全上。我们常常会听说甚至见到,各种价位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自燃甚至是爆炸,危及人身及财产安全。这些事故的不断发生,也一次又一次地给新能源汽车蒙上了阴影和信任危机。


那么“云端电池”技术将如何起到安全的作用呢?同样是运用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汽车主机厂或者是出行类运营商在云端实时监控汽车动力电池的健康状况,一旦系统分析到某款车将会有发生自燃或者其他事故的风险时,将会提前发出预警,避免造成驾驶者以及其他路人的伤亡事故。


此外,博世的“云端电池”技术是开放的、面向B端的,其他车企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提升新能源车型的安全性,同时改善用户的驾车体验。另外,得益于群体智能技术的运用,博世这套“云端电池”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和汇总一大批车辆的车载电池信息,帮助出行类运营商更好地管理旗下所运营的车辆。


目前,我们熟知的滴滴就已经开始与博世展开合作,利用博世的“云端电池”技术,对旗下运营车型的电池状态和信息进行监控,确保驾驶者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