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美国人的家庭垃圾为何出现在台湾?

发布时间:2018-09-29 09:35:11   来源:    浏览次数:

  去年七月,我国公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禁止夹带生活垃圾的废塑胶、未经分类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含旧衣进口到中国,规定废纸最低垃圾含量在0.5%以内才能进口。

  蝴蝶效应产生了。谁会想到政策一公布,马上就影响了台湾的清洁队。

  


  《天下》记者跟着台湾新北市清洁队资源回收车,沿街民众送来大量废纸,一部份就是原本要送到彰化纸厂再制成再生纸。但中和区清洁队分队长张盈嘉证实,今年五月中和区的合约废纸商,宁可不要80万的押标金,也要毁约,中和区清洁队只好赶紧重新招标。

  


  彰化纸厂

  毁约不仅赔钱、也会赔上信誉,不能再参与政府回收物标案,回收商为何执意这样做?

  “这不是新北市的问题,各县市都爆发同样的问题”说这话的是台湾最大的废纸回收业者──第一资源回收物运销合作社理事主席魏进益。

  他解释,县市政府采取一年一标,业者是用去年废纸行情价投标,一公斤4到5元,结果今年废纸一公斤最低跌到2.5元,“贵买贱卖问题浮现,一个月最少赔50万元,做愈久赔愈多,还不如赶快弃标、放弃押金,赔得还比较少。

  台湾作为回收王国,为何如此禁不起打击?

  《天下》调查团队搭上资源回收车(俗称第二辆垃圾车),再跟车到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的资源回收站、回收商,最后追到专门处理废纸的纸浆厂,发现洋垃圾戳破了台湾回收神话的三大谎言。

  谎言1:回收率灌水

  废纸掺杂纸容器,鱼目混珠赚利差

  回收商把错误分类的回收物卖掉也算回收,例如把纸容器混在废纸内,拉高回收率与重量,浑水摸鱼赚取利差。

  证据位于连泰纸业,这是台湾唯一合格,通过认证处理回收纸容器、纸杯,可以将纸厂不能收的纸类容器,回收处理成为纸浆、塑胶、铝箔再出售。

  自从纸价大跌以来,连泰产能满载,一个月进了5000吨的回收物。连泰纸业副总经理连大钧说,以前最少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月只收两百吨的窘境。

  要5000只来200,怎么可能不收到纸容器?魏进益说,“这些纸容器在早期全部都丢在废纸类,那时候因为造纸厂欠原料,所以没有计较,可是在整个回收体系当中,是没办法分解这些东西。”

  还有更夸张的,当过纸厂厂长的彭元兴说,“买来的废纸里面有电冰箱,电冰箱里面放石头,外面包个纸卖给你;还有废纸外面是干的、里面是湿的,掺水增加重量,当时因为国内废纸比国外便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

  原来台湾回收商有时候也跟美国一样,废纸里头包了垃圾。偏偏台湾计算回收率的方法是“只要有买卖就等于有回收”,于是也把卖垃圾算进了回收量中,52.51%的高回收率,恐怕是被灌了水。

  谎言2:10%是垃圾

  政府把破衣当宝,里面还惊见骨灰坛

  新北五股的旧衣回收商久泰资源负责人吴基正,曾经是地方政府旧衣回收的得标商,做了一年赔钱,从此再也不敢投标旧衣回收。

  吴基正说,“以为自己衣服是宝,其实里面垃圾含量太多了,收回来都是脏的、破的、厨余,连神像、骨灰坛都收过。很想弃标,但押标金会被没收、也会赔上信誉,只好忍痛赔了一年钱之后,从此再也不敢投标清洁队回收的旧衣,只购买社福、民间团体的旧衣。”

  谎言3:「欺骗」民众做白工

  强制垃圾分类,运回后却混在一起卖掉

  《天下》记者实际跟着台北、新北、桃园三都的资收车进入资源回收场,发现台湾强制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真相,跟大家想得不一样。

  一般民众家里或办公室会有不同的垃圾桶,把塑胶瓶罐、铁铝罐、纸容器、废纸分类置放,在等着丢垃圾。当民众把这些分类好的回收物送上一辆辆资源回收车,车子回到位于内湖的台北市北区资收场,《天下》现场直击却看到纸容器、薄塑胶、宝特瓶、铁铝罐、玻璃瓶、利乐包、电风扇、微波炉,全混杂卸下卡车倒在一起,堆成了一座山。

  还需要分类吗?现场清洁队人员的答案是“不需要”。因为隔天白天,来自屏东的回收商会派车运走,到了屏东再分类。

  一层一层抽丝剥茧,才发现台湾回收神话破灭的原因,并不是洋垃圾太便宜,而是台湾回收的废纸,不是含了垃圾、就是分类不够详细,导致回收价值太低,纸厂还要变相帮回收商处理垃圾。

  所以纸厂一旦有了低价洋垃圾当替代品,马上就移情别恋,代表回收王国整个供应链没有一套检验品质的方法与标准,最后只有看价格。

联盟公众号.jpg

长按关注微信:atcrrorg

更多精彩内容,有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