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智能垃圾桶、能预警故障的电梯……看小发明家们如何脑洞大开

发布时间:2018-08-21 15:47:01   来源:    浏览次数:

  能帮助你调整坐姿的帽子、便于逃生的防盗网、能提前预警故障的电梯……8月16日-19日,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35个代表队约500名青少年和200名科技辅导员,以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国际代表参加竞赛。

  


  18日,进入此次竞赛的358项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面向公众进行了公开展示,这些来自国内外青少年的科学研究作品“脑洞”大开,新奇又接地气,闪耀着青少年的创新活力,让到场参观的人们惊叹不已。

  小学生发明自动阀门

  让太阳能热水器更实用

  


  太阳能热水器上水阀门自动关闭装置

  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家庭中,经常会遇到上水后忘了关闭阀门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的困扰。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梧桐树小学的张萌注意到这一现象,并产生一个想法:能不能在水箱水满以后自动关闭热水器的阀门?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她开始了该项目的研究。

  “在学校的科学课上,老师告诉我们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张萌说,根据所学到的这个知识,她确立了自己的初步设想:让溢流出来的水的重量通过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把阀门拉动关闭。

  张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学校的老师,并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认可。在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后,她开始动手操作。在展台上,记者看到了一本厚厚的日记册,这本“研发日记”记录了她一年来的思考和收获。张萌说,有了这次的经验,她以后会更加注意观察,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减轻父母负担

  她发明智能安抚婴儿装置

  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现代社会,很多父母因为要照顾小婴儿,晚上要多次起夜,不能好好休息,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减轻父母压力,让他们能做到育儿、休息两不误呢?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的李子彤对现有的传统摇篮进行创新,安装上自己发明的 “安抚婴儿智能声控摇篮附属装置”,利用物联网将婴儿床与手机APP关联,在婴儿哭闹时自动识别,并播放带有安抚功能的音效,带动摇篮轻摇,安抚婴儿重新入睡。

  “目前展示的这个作品已经是第四代模型。”李子彤说,和第一代模型相比,现在的这个模型在语音识别方面更加精准,并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各零部件的抽拉式固定架,方便零件拆卸。

  玩具“小”器件

  实现功率“大”输出

  小时候你玩过拉哨吗?你想没想过拉哨快速旋转时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

  来自重庆市第八中学校的高二学生冯路桥所参赛的项目《基于摩擦生电原理拉哨状供能装备的构造与应用研究》就是从一个简单的旋转拉哨玩具中获得启发,利用电磁感应和动力学理论,成功制造出一个超轻、高输出的拉哨状便携式供能装置。

  “在学习摩擦生电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把电更好的收集起来。有次无意间在家里看到以前的玩具拉哨,就开始研究用它来发电。”据冯路桥介绍,她发明的这个装置能将低频拉伸运动转换成转子的高频旋转摩擦运动,从而得到较高的输出功率。

  在谈起在研究中的收获和经验时,冯路桥表示,一定要要多学习别人的经验。有一次她的装置不知道怎么就坏了,但是却找不到原因。“那段时间,我特别苦恼,因为研究一直没有进展。”冯璐桥说,每次她在做实验时她都会用酒精给设备消毒,后来她上网查资料无意间发现,设备上的材料是溶于酒精的。

  据冯璐桥介绍,目前该装置已经在血糖仪等设备上进行了成功实验,接下来她将继续研究如何用于可穿戴设备。

  图像识别智能垃圾桶

  让垃圾自动分类

  


  小小发明者演示智能垃圾桶

  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的概念已经比较普及,但效果却未尽人意。来自广州市执信中学的学生赵子蕙发明了一款基于Google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自动分类垃圾桶,能够对塑料、金属、废旧纸张等垃圾进行自动识别、分类放置。

  “很多人并不是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而是不知道去如何分类。”赵子蕙说,在一次环保夏令营活动中,她和同学们一起到周边调研时发现,很多居民并不清楚垃圾的具体分类,大多数居民仍然是将生活垃圾任意投放,这给回收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能不能发明一个可以自动将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让人们更加的方便,也让垃圾的回收处理更加的容易?有了这个想法后,赵子蕙便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在了解到google人工智能识别图像处理装之后,她决定基于此发明一款智能垃圾桶。

  记者在现场看到,将垃圾投入垃圾桶后,内置摄像头会启动拍摄采集图像,处理器在对图片进行解析后做出垃圾类别判断,之后下方的控制舵机将开启相应的垃圾口使垃圾准确分类。“目前我发明的这个装置可用于校园的小卖部,识别率可达80%。”赵子蕙说。

  德国中学生发明

  智能眼镜暗化光线

  


  Adrien Jathe展示智能眼镜

  驾驶时阳光反射会对眼睛带来较大刺激,存在安全隐患。德国的16岁学生Adrien Jathe注意到这一现象,并研究出一种融入光定向暗化技术的智能眼镜。

  这种光定向暗化技术能选择性地使明亮且耀眼的光源瞬间变得很柔和自然,仅60毫秒就能完成暗化过程。他解释,这种超短的暗化过程是通过巧妙地应用半透明光能电池和液晶系统组合成高度密集的结构来实现的。

  Adrien Jathe展示了智能眼镜,其中蜂巢状的眼镜结构是“暗化”技术的关键之一,“这种由微小的六方形结构组成的毫米级薄技术,可以引导光线并阻止光线散射。”

  本届大赛评委丁大勇表示,在比赛期间,能感受到全国青少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思考与热情。在他看来,学生参赛的热情度高涨,也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出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比赛,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体会如何用学到的知识做探索,还能提高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丁大勇说。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九部委和重庆市政府共同主办,重庆市科协等单位联合承办。本届大赛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参赛国别和人数规模创历史新高,已经成为亚洲区域规模最大、参赛国别最多的青少年科技类竞赛活动。

  重庆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大赛还与即将在重庆举行的首届智博会紧密衔接,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从青少年抓起、从科技创新抓起,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将激励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创新创业大军。

联盟公众号.jpg

长按关注微信:atcrrorg

更多精彩内容,有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