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商务部新型回收模式系列报道四“互联网+”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三)

发布时间:2017-01-03 15:02:06   来源:    浏览次数:


“互联网+”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三)

 

2016年5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着力推动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推动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组织形式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并重转变,建立健全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上海金桥——‘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共服务系统”和“湖南大丰——‘互联网+’五位一体回收模式”是“互联网+”新型回收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借助互联网工具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转型升级。

 

3-1上海金桥——“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共服务系统

上海金桥打造的“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了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借助智能回收箱、阿拉环保卡、移动回收平台等智能载体,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构建专业化的回收网络。

 

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共服务系统。目前,共建立了2613个电子废弃物物联网回收网点,招募组织1000多位志愿者开展了3000余场“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等系列环保宣传活动,参加人数超过三十万人,每年约回收大家电50万台,小家电80万件。阿拉环保网的网络注册会员数超过40万人。组建的阿拉环保志愿队品牌已经逐渐形成。

 

“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共服务系统引入互联网+模式规范回收管理,积极践行“两网协同”示范建设。系统的互联网+回收创新建设,引领传统行业的创新发展,使回收变得快捷、高效、实惠、安全、环保,快捷:通过智能回收箱、app、微信、智能秤等手段自主预约,居民全自助交投,无需等待;高效:通过系统直接提交订单,多种渠道资源整合,系统及时响应;实惠:减少流通环节,让利于居民,积分使用广泛;安全:通过平台消磁、打孔机,可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环保:回收箱内设无纺袋,收废不见废,处置更环保;完善逆向物流管理,减少回收能源消耗;回收后正规处置。

 

(一)构建多样化回收渠道

平台在线下也进行了大量的再生资源回收示范工程推广建设。2014年,平台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建设被列为政府实事工程,具备了社会广泛的推广复制效应。

 

在回收推广过程中不断创新,完善再生资源回收“进机关、进商场、进园区、进学校、进社区”的“五走进”回收渠道,开展培训,建立回收网点,宣传信息化回收功能,并且发动全社会的志愿者进行广泛参与,宣传环保理念。

 

不断探索“垃圾分类”和“绿色账户”的整合机制,统筹绿色账户的社区分拣人员、社区回收人员各司其职,统一管理,以政府补贴机制促进回收终端的应用,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

 

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有毒有害垃圾,探索借助便利店、菜场等站点设立专业化回收网络,依托智能回收箱、电子货架、手机APP等媒介,尽快将物联网回收网络布设上海各个街镇,方便居民交投。

 

此外,平台还积极拓展新增回收渠道的建设工作,同大型电商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在销售家电同时,回收废旧资源,节省物流费用,一举双得。国美在线是平台新开发的“电商模式合作”回收渠道。成为国美在线方的上海地区唯一大型家电回收商,并根据其提供的回收信息,支付相应的信息费用。

 

(二)推行两网协同试点

平台构建以“一个账户、两层网络”为特征的再生资源与垃圾分类相结合的回收系统。研发了智能秤,以阿拉环保卡作为从垃圾中回收资源的奖励载体,在金桥镇进行了垃圾分类的示范点建设。以国美、永乐、苏宁等大型连锁家电卖场为重点,通过借网建网,融合回收网络与商业网络资源,加快信息化回收体系的推广示范应用。2015年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将“阿拉环保卡”与“绿色账户卡”进行“两卡合一”,在浦东覆盖8.6万户,2016年预计将覆盖22万户。

 

2016年,平台研发回收移动端2.0,分为客户端、商户端、回收端,不同群体使用不同功能,整合社会回收力量,积分在商户端进行流通使用,将使垃圾变成实实在在的资源,得到实惠。

公司简介
 

“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共服务系统的载体公司是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建设了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研制了“电子废弃物网上回收系统”、与智慧城市建设相融合的“智能回收载体”;以上几部分构成了“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共服务系统,推动回收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发展。

 

3-2湖南大丰——“互联网+”五位一体回收模式

湖南大丰创新“互联网+”五位一体回收模式,依托线上服务布局,线下设施配置,推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两网协同、融合发展。

 

湖南大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及垃圾分类,2014年公司自主开发垃圾分类CRM管理系统,创新“互联网+”五位一体回收模式,结合二维码技术+手机APP,开创社区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新体系,并设立“垃圾银行”发行环保积分卡,居民交投垃圾实行“零存整取”制度,采取“累计积分”的方式,由积分兑换商品和服务。“大丰资源回收模式”将政府、居民、企业和“垃圾银行”巧妙地融合到一个利益共同体,并且在益阳的试点也取得了成功,垃圾回收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80%。公司推行有偿环保,激发全体居民的环保热情,推动全民垃圾分类环保意识的普及化,以促进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公司于2015年7月5日进入赫山区惠民小区做垃圾分类的前期摸底调查及宣传动员工作,于9月19日正式开始试点实施创新回收模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及分类处理工作。

 

惠民小区共有3260户居民,常住3120户,目前APP总注册用户达1653户,占小区居民的52.9%。其中手机APP实时回收/预约回收日下单数量达50个,主要电子废弃物通过手机APP下单,工作人员接单后安排上门回收服务。便民快捷、绿色回收的同时,也为资源回收体系的大数据收集打下坚实的基础。

 

截止2015年12月底,惠民小区共回收厨余垃圾39.57吨(64.68%),可回收垃圾15.39吨(25.15%),其他垃圾6.21吨(10.15%),共计61.17吨。生活垃圾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达到85%以上,真正填埋的不足15%,如果全面铺开,减量80%以上是完全可行的。

 

经过几个月的试点实施“互联网+”五位一体回收模式取得良好的效益。首先,经济效益显著:可以使参加垃圾分类的居民每月得到15—60元的经济效益(含商家返点);政府可以节省大量的垃圾清运、填埋及建设填埋场的费用(预计可节省资金50%以上,每年上亿元的资金)。其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活垃圾分类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根据社区大小,每个社区安排废品回收及垃圾分类人员(指导员)6-8个,整个益阳有235个社区,加上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解决2000人左右的就业问题(特别“5060”及残疾人员就业)。公司从事垃圾分类2年以来,已覆盖益阳35个社区3万户家庭,回收3500余吨可回收物。

 

公司简介
 

湖南大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拥有各类再生资源回收网点30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从业人员700余名,公司始终坚持“资源再生,环境至尚”的企业精神,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挥人才的特长,鼓励员工创新,挑战自我,逐步形一个成拥有核心竞争优势,敏锐创新思维的企业。

 

公司是湖南省商务厅遴选的全省再生资源重点联系企业,也是商务部典型统计单位,益阳市众联志愿者协会会长单位,益阳市工商联爱心企业,公司总经理蔡冠军荣获2016年益阳市十大两型人物,公司于2016年9月在湖南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股权代码:302432HN。

 

 
 

为推进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和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2016年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会同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汇集了再生资源行业涌现出的新型回收模式,这些新型回收模式具有创新度高、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示范推广性好等特点,体现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英文名称:China National Resources Recycling Association. 简称CRRA)成立于1993年,是由从事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专业性公司(集团)、工矿企业、以及相关的科研、教育、社会团体和个体等成员,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物资再生行业的经济团体组织。是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核准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法人。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代表着中国物资再生利用的加工者和贸易商。协会现有会员单位600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区。协会本部设在北京。协会会长、副会长均由全国各地从事废旧物资再生利用事业、并具有经营实力、有声望的企业家担任。协会是国际回收局(BIR)正式会员单位和环境保护委员会理事单位。本协会会员分布于全中国,在中国各地、口岸均有仓储、货运的能力。协会的大部分会员是各地区废旧物资的最大采购商和贸易商,不仅收购社会上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中产生的废旧材料、废旧机电产品,还从事收购军队退役报废的各类装备、飞机、船舶、车辆等;具有拆解这些废旧物资的加工能力。本协会会员与中国加工工业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国内冶金、机械、轻化工等行业的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