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商务部新型回收模式系列报道三“互联网+”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二)

发布时间:2016-12-29 14:56:34   来源:    浏览次数:


今日头条

商务部新型回收模式系列报道三

“互联网+”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二)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驱动创新作用,引导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一些再生资源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控,逐步整合物流资源,梳理回收渠道,优化回收网点布局,使供需双方能够快速获得信息匹配,实现上下游企业间的智能化物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回收模式有“深圳淘绿——废旧手机回收交易服务平台”和“杭州物尽其用——便捷高效的智慧分类回收系统”。

3-1深圳淘绿

 
 

废旧手机回收交易服务平台

淘绿借助线上回收交易服务平台、回收追溯体系和手机智能回收终端,建立手机回收的供应链信息技术系统,保障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的同步、需求的协同,实现回收行业的高效运营。

 

淘绿网以“服务回收行业”为核心,其自主研发的互联网回收服务平台(www.taolv365.com),通过B2B+O2O模式为行业上下游提供废旧手机交易服务,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促进传统回收行业转型升级,融入互联网回收平台,有效连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聚为一体,使传统回收方式转变为线上交易服务+线下分拣的“互联网+回收”模式,推动废旧手机回收方式的转型升级。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平台交易废旧手机数量分别为870万台、1127万台和3784万台,预计2016年废旧手机回收量将达到6000万台。

 

淘绿网通过线上废旧手机回收服务平台和线下分拣管理系统建设,使传统回收方式、地域及设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动了废旧手机回收行业的转型升级。

 

1.促进传统回收模式的转型升级

在交易服务平台回收环节中,上游卖家直接将货物通过物流发送到平台的线下分拣中心,而下游买家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进行采购,分拣中心直接发货给买家。相比于传统的废旧手机冗长的回收环节,平台回收大幅减少了流通环节。交易服务平台回收也优化了物流配送网络,降低了行业上下游的交易频次和交易成本,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通过交易服务平台回收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可以逐步改变传统回收小、散、差的状况,对降低环境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打破废旧手机回收的地域格局

在传统的废旧手机回收模式下,往往具有较强的地域局限性。小回收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废旧手机之后,会依次流向更大的回收商,最终流向终端利用商。随着交易服务平台对废旧手机回收回收行业的改造,消费者和回收从业者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回收流通环节得到了简化,加快了货物周转效率。同时有助于平台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打破之前根据行政区划进行回收交易的地域格局。

 

3.提高行业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回收终端和废旧手机自动分拣设备,不断提高回收分拣设施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分拣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智能回收终端,实现扫描废旧手机型号估值、回收、下单、收货、GPS定位、监管追溯等多功能于一身;自动分拣设备实现了扫描条码对废旧手机进行自动分类;点数机通过传感技术实现了对同类规格手机的计数。线下智能化设备的应用,都通过联网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信息同步,将废旧手机回收完全纳入可追溯监管的范围,为政府管理手机回收产业链提供了解决方案,规范了手机回收的行业秩序,为实现废旧手机的绿色回收和智能回收提供保障。

 

公司简介

淘绿网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为废旧手机的产生者、回收从业者、终端利用者提供估价、检测、交易等一站式综合回收服务。通过线上回收和线下分拣的“两线”建设,形成了废旧手机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线上回收服务平台解决了回收上下游的信息衔接问题,简化了回收流程;线下的分拣中心缩短了传统回收的物流环节,形成标准化的回收流程。通过互联网回收整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逐步改变传统回收小、散、差的状况,降低行业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加快废旧手机周转效率。

 

淘绿致力于提高废旧手机回收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通过升级碎片化的废旧手机回收产业链,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形成新型商业模式,使得废旧手机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减少废旧电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3-2杭州物尽其用

便捷高效的智慧分类回收系统

 

 杭州物尽其用依托多款智能硬件和后台软件,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信息资源配置,缩短回收流程,打造便捷高效的智慧分类回收系统,提高再生资源回收效率。

 

杭州物尽其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打造出“线下物流自动匹配,线上信息与资金自动对接”的闭环生态链,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整合强、操作运行简便、综合效应突出等特点,催生传统回收行业新气象,为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完善的智慧分类回收系统解决方案。

 

(一)效益显著

杭州物尽其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慧分类回收系统,快速建立网络运营,实现了政府、居民、回收员、场站、利废企业的互通互动,拓展了循环利用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社会层面

对于前端居民和拾荒人员,可以通过“线下分类回收+线上分段交易”,就近处理回收品,方便快捷,提高效率,从而充分发挥居民和废品收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末端利废企业,促使企业废品收集品种增多,货物质量、利用效率提高,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对于公众,通过平台集中运营,避免二次污染,改善了环境卫生和居住条件,维护了公众知情权。

 

2、政府层面

商务部门:公司加速了“互联网+”与本地回收体系建设的落地运营,规范回收站点,有利于商务部门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量、回收金额、税收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城建部门:公司实现了垃圾减量,大大减轻了政府垃圾处置的工作压力。通过统一着装、统一运营,规范了“三非”车辆的运营管理,通过去除中间环节,改变了传统回收站的脏、杂、乱等现象,美化了城市市容环境,通过产品追溯平台,实现环境监测和废品处理跟踪评价等智慧治理水平,提高了环境效益。

 

(二)推广迅速

本模式实现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低成本、便利化,整合信息资源,覆盖废品回收全产业链,进一步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减轻各级政府垃圾处理工作压力,促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公司对外推广的特点是轻资产、速度快,对于居民、回收员、场站、利废企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包容性强,操作方便快捷,最终交由原本地企业运营,融合度高、操作简便,达到了低成本、快速建立网络的效果,并能在当地产生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银川市的拓展为例,举例说明如下:

 

1.银川推广模式

在与银川城管办垃圾分类办公室洽谈并锁定需求签订协议后,公司派驻5名人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覆盖了银川主城区的962个小区,加盟了402名回收员,调查了47个回收站点,寻求了12家再生利用企业的合作,成功每日导流纸板30吨(其他品类未进行,实现了主城区范围内每个小区都可半小时内回收人员抵达,资源垃圾集中导流、统计等效果。实现过程如下:

 

2.推广效果

一是物尽其用公司模式对外推广快速有效,做到低成本、便利化,让全市小区上门回收像“滴滴打车”一样方便;二是公司对外推广采用轻资产模式,前期主导运营服务,后期移交本地化运营,提供技术指导,本地只需3人团队即可完成后续所有工作;三是促进了“两网融合”,实现了当地政府垃圾减量的计量、物品追溯与统计展示等技术难题,促进了低值可回收物补贴政策落地。

 

公司简介

杭州物尽其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通过网站和电话开展在线回收;2012年研发智能回收箱应用于写字楼废品回收;2013年上线“绿之行”两端APP,使居民处产生废品流量导向商城盈利;2014年以前店后场形式布局线下社区;2015年,公司以智能硬件打通居民到利废工厂的全产业链,做好数据建模;2016年至今,回收范围迅速覆盖了杭州、银川、合肥、南通,同时布局宁波、南昌、中卫、蚌埠、温州、大连等城市。公司已构建服务社区6729个,对接利废厂站412家,平台合作回收人员2362名,保洁人员872名。公司系统软硬件成熟完善并快速迭代,已获得了多项专利与认证。

 

公司获得了政府与社会的认可,在2012年、2014年企业分别被评为杭州市江干区“百人计划”、杭州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13-2014年公司被评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优秀个人与集体,荣膺2015创新中国总决赛“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