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目前全国各地已推出的PPP项目已多达1800多个,总投资高达3.4万亿元。但是,找到合作伙伴的却寥寥无几,很多项目都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也就是说,PPP项目更多都处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之中,达不到预期目的。显然,政府确立市场意识是PPP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PPP项目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价值意识,才有可能将这些项目市场化、资本化,才有可能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点击查看详情)
二、李克强:“双创”绝不仅仅是中小微企业的事
在夏季达沃斯致辞之后,几位大连“创客”的故事,再次被李克强总理带到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会议的一项议题是部署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用新模式汇聚发展新动能。李克强指出,要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并且“双创”不仅是中微小企业的事,也是大企业的事情,并以中国核电为例进行说明。(点击查看详情)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有效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发改委9月15日发布通知称,取消企业发行外债的额度审批,而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此举意在长期的制度安排,以便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
通知明确,外债是指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1年期以上债务工具,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点击查看详情)
近日,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废旧橡塑制备高强度工程材料及其工艺包”(2012AA063003)的课题验收会,项目由青岛科技大学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刘法谦博士、李荣勋教授和化工学院郭庆杰教授共同承担完成。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验收汇报,审阅了课题组提交的验收材料,并进行了质询,经讨论,一致同意通过课题技术验收。
该课题针对“城市矿产”中极具回收利用价值的废弃高分子材料分离难、再加工难、制备高性能制品难、回收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固相力化学、界面包覆改性和双向拉伸加工新技术,实现了废弃高分子材料高值化回收利用,解决了相关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点击查看详情)
近日,在工业低迷不振,投资持续疲软之际,中国官方在固定资产折旧和税收抵扣方面再次推出优惠政策。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原有生物药品等6个行业基础上,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对轻工、纺织、机械、汽车4个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在今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点击查看详情)
在近日清科集团主办的2015新三板投资大会上,深创投、九鼎、硅谷天堂、天星资本等新三板主要投资机构集聚一堂,共同探讨新三板未来的发展机遇。业界普遍认为,目前新三板市场交易虽冷、但挂牌热情及投融资活力仍存,未来市场分层、混合做市等制度也值得期待。"现在是新三板制度红利底部,布局新三板公司正当其时。"有创投人士如此表示。(点击查看详情)
近日从工商总局网站获悉 2015年10月1日将在全国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做好“三证合一”有关工作衔接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做好企业登记和税务管理衔接有关工作,确保“三证合一”工作衔接顺畅高效。(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