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中社区回收网络雏形已现

发布时间:2015-02-11 10:47:31   来源:威海网    浏览次数:

   作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社区中、小区里、学校内的固定回收站亭,与流动回收人员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回收网络。这个网络,改变了回收行业脏乱差的现状,规范了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提高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威隆回收站的负责人在整理废旧物品。记者 赵刚 摄

  402个回收站亭

  促进再生资源有效中转

  每隔几天,家住鲸园街道办长征社区的李女士,就会清理一下家中的杂物,将纸盒、矿泉水瓶等捎到楼下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威隆回收站。

  “回收站墙上贴着每天的价格表,废纸、废钢、废铁皮、废塑料等的回收价格一目了然。”她说,以往,担心收废品的小贩短斤缺两、价格不透明,自从有了这个回收站,这样的担心就没有了。而且,回收站经过改造后,环境比原来好了很多。

  昨日,走进位于环翠区张村镇的普陀路小学,学校中的回收亭位于校园一侧,与学校干净的环境浑然一体。打开回收亭的门,废纸、废塑料等分门别类摆放在亭内,另外一间屋里,废旧电池的回收桶、电子秤依墙而放,十分整齐。

  该校总务处副主任王晓伟表示,我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时,承办企业市永兴物资回收有限公司主动联系他们,在校园内免费新建了一个再生资源回收亭。有了回收亭,每个班级将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的废纸、饮料瓶等进行分类,分别送到垃圾桶及回收亭中。每个周五,所有班级的学生代表就会带着整理好的废纸等前来送交、登记。积攒到一定数量,他们就会通知市永兴物资回收公司的工作人员统一清运。他告诉记者,有了回收亭,班级的垃圾得到及时清理,学生们的垃圾分类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自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以来,我市按照城区每1500-2000户居民设置1个回收站点、其他区域每2000-2500户居民设置1个回收站点的标准,对现有符合布局要求的回收站点进行标准化改造,并适度配置样式统一的回收亭。

  如今,全市共新建改造回收站亭402个,这些固定站亭和流动回收车形成的回收网络,使得再生资源得以有效中转。

标配站亭

  将使社区功能日益完善

  开放老小区回收站点相对集中、封闭小区回收站点相对缺乏,这是我市再生资源体系建设面临的现状。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过程中,市商务部门积极与物业部门、物业服务企业沟通,最大限度取得业主的支持和理解,让回收亭进驻更多小区。

  近日,走进经区乐天物业服务的皇冠南区,小区中的回收亭与整洁的小区环境十分协调。当时,一名居民拿着一沓废纸盒来到回收亭,回收人员过秤后,按照市场指导价结算。“以前,我们小区这个回收点是露天经营的,卫生环境差,自建成这个回收亭后,回收的废物整理后都放进了回收亭里,环境卫生彻底改变了。”这名居民表示,不仅如此,他们下楼就可以卖废品,比以往到处找人卖废品也方便多了。

  作为社区功能的重要方面,回收站亭进驻封闭小区、新建小区配备标准的回收站亭,为完善社区功能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市居民社区内进驻的新建回收亭只有59个,与庞大的小区数量相比,社区回收亭的保有率还相对较低。分析主要原因,一是多数社区内没有预先建设回收站亭或预留摆放回收亭地点;二是社区内居民普遍对摆放回收亭不理解,有抵触心理,特别是靠近回收亭附近的居民怕产生噪音、破坏环境卫生,直接影响了回收站亭进驻社区。今后,这也将是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按照威海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更多的标准化回收站亭走进小区,是为了服务小区居民、完善社区功能、方便居民交售废旧物资发挥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建成的居民社区,回收站亭建设还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和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为推进标准化回收站亭进社区提供政策依据,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