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借鑒鋼鐵回收模式 發展循環經濟

发布时间:2015-02-06 09:36:43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
 

塑料回收率仍待提高

圖:賈斯汀‧沙利文(Justin Sullivan),蓋帝圖像有限公司(Getty Images, Inc.)

據英國《衛報》近日報道,全球塑料行業每年約產生2.8億噸垃圾,其中絕大部分最終進入了垃圾填埋場、焚燒爐,或成為土壤和海洋垃圾。據美國聯邦環保局估算,2012年美國共產生的3200萬噸塑料垃圾中僅有9%得到回收利用。事實上,實際的回收率有可能更低,因為其中許多塑料垃圾最終被運往發展中國家以“低成本”方式回收。

塑料回收並不僅僅是廢物處理的問題,其中的環境健康和安全規程問題會對勞動者和當地生態產生直接影響。塑料垃圾處理所產生的副產品和廢物常以直接傾倒河流入海等方式處理,而這些做法在塑料垃圾出口國卻是不合法的。

借鑒鋼鐵回收模式

事實上,單位重量的塑料比鋼鐵更為值錢,但是鋼鐵的循環使用率卻要高得多。有趣的是,過去鋼鐵企業認為鋼材回收最多是實現“降級回收”,也就是將大塊的廢品分解成原材料,再進行利用。然而,當今美國最大的鋼鐵企業都是以小型鋼廠為基礎,其原料則主要是回收的鋼鐵。按照美國廢料回收工業協會(ISRI)的說法,“2013年美國粗鋼產品的60%都是來自回收鋼鐵。”

塑料是一種比鋼鐵的使用范圍還要廣的物質,按理說也可以借鑒鋼鐵行業的回收利用方式。但為何並沒有更多美國材料回收企業擴大塑料處理量並對其進行負責任的處理呢?這主要是因為回收塑料制品的市場需求不夠大。而廢塑料的收集、回收與生產者都需要一個能夠創造足夠價值的可靠市場,這個市場不僅要能保証回收成本,而且還要提供可觀的投資收益。

實際上,盡管回收企業投資建設廢物回收生產設施前,通常都會要求地方政府提供為期10-20年的購買協議,但在交易的另一端,這些企業卻仍不願意與買家簽訂長期回收協議,而是更傾向於“誰出價高就賣給誰”的模式。即使面臨混裝打包廢棄塑料制品出口市場萎縮的不利形勢,這種經營模式仍在繼續。

新的經濟機遇

如果想要改變這種局面,首先應該打消對廢物管理成本增加的顧慮。歐洲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制定了有效的廢物管理與廢品出口政策后,都直接或間接地創造了就業機會,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另外,有的廢物回收生產企業認為提高強制回收的比例將會增加回收業的運營成本。但是大量研究表明,盡管這樣可能會提高投資要求,但推動資源循環可以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歐盟的大規模回收項目實施多年,獲益頗豐,目前歐盟正推動更積極的回收目標,並將回收產業作為關鍵環節,大力發展更具彈性的循環經濟。

塑料回收需要融資渠道和供應保障

“閉環基金”(Closed Loop Fund)等機構已開始聯合商界領袖增加對美國回收產業的投資。通過這一模式,不僅能借助廣泛的產業合作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而且能從市場角度出發著眼於全國性的問題,這一領域潛力可期。如果能夠從戰略上落實投資,此行動正帶來的一系列變革將是可復制的,同時也具備規模效益。此外,保証廢品原料供應是決定回收基礎設施投資決策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如果回收產業不能獲得充分的投資以及原料供應,那麼人們就隻能坐視巨量的寶貴資源被掩埋、焚燒,痛失發展循環經濟機會和相應的經濟、環境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