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备受诟病的废品回收行业,近日在浙江金华得了很好的治理。日前,金华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规范回收网点,成为地方整治废品收购站的典范。
废品回收行业一直被称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又该如何标准化、规范化的废品收购点?浙江金华市给废品回收行业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浙江省金华市从2012年开始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计划建立188家标准化、规范化废品回收网点。截至目前,市区已完成建设100多家。
金华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
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南辉苑网点,一块鲜明的标识牌张贴在网点门面上方,上面印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统一标识,并标注了网点所挂靠的物资回收公司、网点编号和监督电话。
"凡是体系内的网点,我们要求必须张贴这样统一的标识牌,以便于识别和规范管理。"开发区服务业发展局副局长于庆敏说。
这一网点为封闭式建筑,主要回收纸板、报纸和书籍等废纸品。网点负责人介绍说,每天上下班时,工人还会对门面附近进行清扫,确保环境干净卫生。此外,网点内也配备了十分齐全的消防设施。
金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金桑园网点负责回收废旧金属。在这里,不同种类的金属、同种金属的不同类废旧品有序地堆放在门面内。虽然门面不算很大,但由于废旧金属堆放整齐有序,空间仍显充裕。
"体系内的网点,在选址、建筑、运输、分拣、堆放、称量、安全等方面有多项硬性指标约束,相较于不符合规范的低、小、散回收站点,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于庆敏说。
据了解,金华市区二环内已不予审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外的废品回收网点。从前审批下来的网点,若其经营行为达不到要求,将被逐步取缔;通过整改提升可达到要求的,将会被吸纳进体系内统一规范管理。
对纳入体系的网点,验收则有一套明确标准。金华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这套标准。
首先,从经营资质上进行把关。项目选址交通便利、不扰民,符合当地网点布局有关要求(5分);具备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10分);持有房地产权证、租赁合同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5分)。
其次,在项目建设上把关。建筑设计符合GB2894、GB50016要求(5分);采用封闭式建筑(5分);营业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5分);门面招牌采用统一规范的站名和设计(5分);配有标准衡器(5分);配有依法通过消防验收和备案的消防设施和器材(5分);设置消防安全标识(5分);照明、电器线路用阻燃材料保护,配电开关安装在阻燃材料上(5分);配备封闭式运输设备(5分);流动回收车和机动运输车采用统一标识和编号(5分)。
最后,从经营管理上把关。从业人员有个人身份资料,培训后上岗(5分);站点内标识清晰、着装统一、计量规范、制度健全(5分);站点内悬挂《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并公布回收商品目录及回收价格(5分);物品堆放整齐、能够按储运要求分类摆放,无乱扔、乱堆放现象(5分);建立购销台账制度,账簿统一规范(5分);按当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求定期上报统计数据(5分)。
废品回收站和污染源说再见
提起废品回收站,很多人都会感到头疼。多年以前,经常可以看到一辆旧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着收废品,市民习惯地称呼他们为"收破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以"收破烂"为生的人都拥有了自己的门面,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废品回收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很多市民对废品价格由高变低抱有怀疑的态度,废品回收也渐渐成为社会管理的重大隐患。
而眼下,不少废品回收站都是一块空地,围起一堵墙,里面堆放着各种废品,时不时还会有些物品堆放到围墙之外。有些还建在居民区周边,散发的异味常常引起居民投诉。
本应是再生资源重新利用重要环节的回收站,却成了扰民的污染源。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归根到底是缺乏规范化管理。废品回收站门槛低,利润可观,再加上缺乏统一管理,这就导致其遍地开花。
废品回收关系到公众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资源重新利用的效率。改变废品回收站乱象,就要从项目上马到运行,都有统一、规范的管理。
金华市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对废品回收网点在选址、设计上都有严格规定,让废品回收便民不扰民。即使回收网点建设起来,如果发现问题也会受到处罚,甚至被取缔。金华市的这一做法为各地实施废品回收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