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施用农药后,将废包装物随意丢弃,这些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往往还残留有数量不等的少量农药,无论是对土壤和水体都必将造成一定的污染,存在极大的环境风险和隐患。同时,玻璃瓶碎屑扎伤人畜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给城乡居民的健康与生存和农业生产以及畜禽安全带来危害。此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较为普遍。
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挤出资金、抽调专人,在境内汉滨、旬阳两县区选择不同类型地域进行试点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从2013年7月挂牌对外开展回收业务以来,全市已建立标准化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试点市级和县级共32个。
在这些回收点内的醒目位置统一收购价目,玻璃瓶100毫升以下每个0.1元,100毫升以上每个0.2元,纸质包装每公斤0.5元,高毒农药包装在以上价格再加0.1元……此外,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从开展这项工作就着手研究长效机制,使之能够长远推动,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决定采取了四种不同的回收模式,一是当场现金交易,二是以物换物,三是补差价,四是回收奖励,凡交到回收点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按价值奖励一定数量的洗衣粉、牙膏等生活用品。这些办法受到农村老人和妇女的欢迎,积极前来交售农药废弃包装物。
不少群众也认为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高度认同并热情参与,一些废品收购人员和乡村流动小商贩也参与其中。据回收点工作人员介绍,自回收工作开展以来,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大小玻璃瓶12万余只、塑料袋26万余个、纸质包装近2万公斤。
从小处看,群众得实惠,回收工作得到推动。从大处看,我市作为“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保一江清水是历史赋予安康人民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从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和保护汉江水质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因此,此项工作被省农业厅赞誉为,开创了全省先河,打造出了“安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