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主办,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现场会议”于2014年11月20—21日在安徽阜阳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总结、交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典型经验,研究探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文明水平。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循环经济综合部门、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的相关司局负责人和典型企业、新闻媒体等代表共计130人。国家发展改革委解振华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平到会并致辞。会议听取了安徽省阜南县、江苏省发改委、河北省藁城县、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北京市德清源公司、武汉光谷蓝焰公司和江苏省丹阳康乐公司代表在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阜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企业。参会代表还就《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讨论稿)》和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结合各地工作实际提出了意见建议,建议国家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解振华副主任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长足发展,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基础十分薄弱,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推进,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更加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破解农业资源约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途径,有助于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意义十分重大。
解振华副主任总结了几年来农业循环经济工作的有效模式,提出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总结经验,抓住重点环节全面推进,着力源头减量,推动节水、节地、减肥、减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着力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污、林木废弃物、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着力强化产业系统集成,构建农业内部、农业与林业间、农业、工业、服务业间和区域的循环产业链,形成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体系。
解振华副主任强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求政府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机制。下一步,国家将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研究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重点从强化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机制、开展示范工程、创新组织形式、强化技术标准、健全服务体系和加强培训推广等方面开展工作。解振华副主任还专门强调了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对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确保实现“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制定的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任务。
农业部科教司唐珂司长代表代表农业部介绍了农业部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农业部门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农村沼气建设、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综合利用、农业清洁生产、农村清洁工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重视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规划、强化投入、完善机制等环节,下一步将重点抓好节约型农业、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工作,把农业循环经济抓实、抓好。我区农牧业厅王国林副厅长、发改委资环处马国爱副处长、自治区农村能源环保站孟德站长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