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庄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好上下结合文章,严格落实十八大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增收”。
在三星村,“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房前屋后、沟边路旁,只要能看得到的地方,几乎都没有闲置浪费,都见缝插针种满了一棵棵速生杨树,给人以充实丰盈的感觉。这是该村集体经济增收“绿色银行”发展模式的现实写照。近年来,该村通过开发集体河滩、“五荒”等空闲地种植经济林的方式,在空闲地种植杨树2000余棵,轮伐轮种,实行可持续开发,使林木资源成为常用常新的“银行资产”,实现了生态持续增收。群众年增收9.6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4.4万元。
在马头崖社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该镇探索了“发展沼气产业,实现循环增收”的模式。先后投资160万元为农户进行了“一池四改”,即建造沼气池,对灶、圈、厕、院进行改造,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形成了“农作物秸秆喂牲畜—牲畜粪便变沼气—沼液沼渣还田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秸秆再用来饲养牲畜”的良性循环生态链,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群众每年节约煤炭、化肥、照明等能源费60万元,村集体通过收取服务费年增收3万元,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增加收入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