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秸秆变废为宝拉动循环经济

发布时间:2014-11-17 20:18:02   来源:太仓日报    浏览次数:
 
  “为了变废为宝,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快村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我们已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投入了近1000万元,其中光引进韩国10套现代化的青贮设备,就投入了500多万元。”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说,一套由搂草、打捆、包膜机组成的青贮设备每天可以处理150亩左右的秸秆。预计今年秋收中可以将1.5万亩左右的秸秆转变为上万吨的饲料,这不仅给农作物秸秆找到了出路,还可以给东林合作农场的生态养殖节省数百万元的饲料费用。——本报11月14日报道
 
  秸秆变废为宝拉动循环经济。我市东林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
 
  秸秆燃烧一直以来都是雾霾天气的最大帮凶之一。焚烧秸秆产生的危害几乎路人尽知:尘烟有害,污染空气环境;火光蔓延,引发农田火灾;黑雾迷眼,导致交通事故。为了避免秸秆“闯祸”,我国不少地方先后出台严厉的禁烧令。而实际上,农户面对秸秆也挺无奈:农忙时节,抢收抢种很费时间;秸秆无用,一烧了之成为简单的处理方式。一边是政府的禁令,一边是农民的无奈。如果仅仅满足于秸秆不再燃烧,显然这样治标不治本。
 
  其实,秸秆并非“无用”,只是人们还没有充分利用其价值,就目前而言,秸秆可还田作肥料,秸秆青贮作饲料、食用菌培养料、制成秸秆生物碳等;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作物秸秆身上的“宝”也会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
 
  因此,想要真正灭掉秸秆“狼烟”,最好的法子不是禁烧严罚,而是变废为宝,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化“堵”为“疏”,引导投资向秸秆综合利用倾斜。对于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或单位,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各种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科学地、妥善地对植物秸秆进行有效化处理;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还解决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全社会更要大力开展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影响的科普宣传,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同时,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农民朋友满意了,秸秆不再焚烧了,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那才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做了一件功在当前,利在子孙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