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迳头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建设经验成全县示范

发布时间:2014-11-13 20:11:28   来源: 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
 
  近日,在佛冈县北部中心迳头镇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金鉴率领全县各镇相关领导来到迳头,召开了一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现场会。
 
  作为今年十大民生实事,建设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处理设施,迳头镇在佛冈县六个镇中走在了前面。在现场会上,梁金鉴认为,迳头镇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中,积极筹措资金,率先完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转站的建设工作,在全县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村里有了清运工
 
  每天早上7时,家住迳头镇烟岭社平村的李百族准时出门,年近50岁的他目前是迳头镇环卫队的一名清运工,他做这份工作已有3个月。
 
  在政府主楼右侧这片不大的场地上,目前停着六辆改装环卫车,每天早上,李百族都会来到这个临时办公点,检车、加油、调试设备,在和工友寒暄一番之后,李百族开始一天的工作—清理附近村镇近70个垃圾桶。
 
  “早上8点出发,装桶、倒垃圾、卸桶,一般要忙到晚上6点下班,中途需要前往垃圾压缩站两次,一次一个半小时左右,还是比较辛苦的。”李百族说。
 
  李百族是迳头镇100多名环卫工人的一个缩影,在烟岭街、迳头街、新集镇、新旧106国道边及通往各行政村的主干道,每天都有人清运打扫,迳头镇在环卫工人的打理下,巷道和村落干净、整洁、有序,随处可见的垃圾桶、垃圾箱等设施让人耳目一新,展示出宜居城镇的新面貌。
 
  曾经“垃圾围村”
 
  在李百族的印象中,在迳头镇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工作开始之前,他家所在的烟岭社平村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干净、整洁。
 
  “露天厕所到处有,猪舍牛栏靠床头,污水横流扑鼻臭,垃圾遍地堆如山”,最初,李百族并没有意识到垃圾遍地是一个问题,对垃圾围村、围路也是不以为然。
 
  “以前大家都习惯把垃圾随便丢在村口或路边,风一刮便飞得到处都是,纸屑、塑料袋随处可见。”李百族说。
 
  当路边的垃圾开始越积越多时,李百族渐渐发现这些垃圾给他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困扰,尤其是在夏天高温时,当家门口路边垃圾发出腐烂沤臭的味道,这让他觉得住着很不舒服。
 
  而当时,像社平村这样“垃圾满天飞、围村、围路、围河”的现象在迳头镇随处可见,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农村生活垃圾的综合整治已经迫在眉睫。
 
  绘制垃圾清理点分布图
 
  据迳头镇党委委员、镇纪委书记黄展鹏介绍,2013年迳头镇启动了落实城乡清洁工程,为了解决农村“垃圾靠风刮”、“垃圾围村”的现象,当年7月,迳头镇购入两辆垃圾运输车、四台清运垃圾自卸拖拉机,聘请清洁工、清运工,组建了一支镇环卫队,负责全镇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保洁。
 
  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生活垃圾的综合整治,2013年11月,迳头镇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对各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居民集中点、各厂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摸底调查。
 
  黄展鹏是当时摸排小组的成员之一。黄展鹏介绍,当时由镇委副书记带队,由各工作小组深入各村,联系村长了解辖区内人数,按照40—50人/桶的配置,确定垃圾桶和垃圾箱的配置点。
 
  工作组根据辖区人口和垃圾量科学规划了全镇的垃圾收集点和清运路线,经过近两个月的绘制,《迳头镇垃圾清理点分布图》出炉。
 
  记者在图上清晰地看见迳头镇每个垃圾箱的分布位置、居民人数和距离垃圾中转站的公里数,全镇的垃圾收集和处理在这张图上一目了然。
 
  “按照我们摸底的情况,在整个迳头镇我们加大了对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力度,全镇投入了50个大的垃圾箱,500个小的垃圾桶,保证辖区内垃圾收集点的全面覆盖,在个别偏远地区实行垃圾收集后集中就地填埋处理。”黄展鹏说。
 
  建立村级保洁员制度
 
  2014年,建设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处理设施被纳入全县十大民生实事中,迳头镇加快了该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程。
 
  在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上,迳头镇积极筹措资金,通过村民缴纳、企业资金支持和政府统筹三方合力,先后投入250多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建设垃圾收集点及环卫队日常运营,辖区内企业的生活垃圾通过企业缴纳处理费用的方式交由李百族所在的镇环卫队负责处理。
 
  迳头镇在每一个行政村内设置垃圾收集点,由村里聘请一名保洁员负责本村的环境卫生,并在村里配置垃圾桶、垃圾车和垃圾集中箱。
 
  “刚开始有群众并不理解,在家门口设置一个垃圾箱时,就有人出来反对,但我们自己多次和他们沟通,给他们宣传垃圾集中处理的优点,慢慢地村民开始支持我们的工作了。”清运工李百族说。
 
  在村的垃圾收集点,村民们把自己家中的垃圾收集好,然后统一放置到村里的垃圾桶和垃圾车里,村级保洁员每天将村里的垃圾清运到各个村口路边的垃圾箱内,村级保洁员制度在迳头镇各村逐渐形成,而李百族所在的镇环卫队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2名专职环卫工的队伍。
 
  在迳头镇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之后,包括烟岭社平村在内的多个村落开始摘下“脏、乱、差”的帽子,恢复原有山清水秀的本色。
 
  建设镇级垃圾压缩转运站
 
  农村垃圾通过户收集、村集中后,在镇一级垃圾的转运工作成为农村垃圾处理的重要一环。
 
  2013年9月,迳头镇开始筹建农村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确定在县道373旁开始了垃圾压缩转运站的主体工程建设。当年年底,垃圾压缩中转站主体工程完工,同时完成对周边硬底化、绿化建设。
 
  范茂浅是垃圾压缩中转站的管理员。范茂浅介绍,整个迳头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占地约5亩,配置有垃圾压缩处理室、工作室等,在今年9月完成压缩设备安装和调试。
 
  今年,迳头镇政府对垃圾压缩站进行升级改造,在压缩站旁建设镇环卫队的办公大楼和停车场,预计将在今年11月底完成配套建设。
 
  “现在政府正在给我们环卫队建设新的办公场所,到时候我们会搬过去。”李百族兴奋地说。
 
  目前,迳头镇形成了农村垃圾户收集、村采用保洁员制度集中、镇实行环卫队运作的模式,但由于县钩臂车等转运设备尚未到位,佛冈县垃圾填埋场尚未投入使用,迳头镇压缩转运站暂时无法运行,目前收集的农村垃圾都被送往镇内的填埋场进行填埋。
 
  “我们镇是全县六镇中第一个建成垃圾压缩转运站的,一旦镇垃圾压缩转运站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我们将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将垃圾收集扩展至辖区全部村民小组,从根本上改变垃圾围村的局面。”迳头镇党委书记范志明说。
 
  最新进展
 
  县垃圾填埋场
 
  预计年底建成
 
  在现场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金鉴对迳头镇推动这项工作的做法充分肯定。对于如何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梁金鉴要求各镇根据实际情况投入资金进行规划,县财政局要确保资金尽快到位,确保这项工作在年底完成。
 
  而目前“县集中处理”的环节也正在完善过程中,据了解,位于汤塘镇的佛冈县垃圾填埋场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按BT投资模式建设,总占地面积389.03亩,填埋库区占地面积11.86万平方米,设计总库容292.57万立方米,可填埋垃圾总量300万吨,预计今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一旦佛冈县垃圾填埋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整个佛冈县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将形成“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