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聚焦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4-11-10 20:50:18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浏览次数:
 
  为研究新常态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借鉴国际和地区先进经验,优化政策机制、完善法规体系,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用新的资源观引领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期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了“资源再生利用分论坛”(以下简称再生分论坛),论坛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主持。
 
  再生分论坛重点研讨了如何用新的资源观引领我国“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推动我国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以及我国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有关问题,介绍了日本、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资源再生利用的政策、技术和经验,并在对话环节研讨了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以及资源再生利用的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再生分论坛的召开对我国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再生分论坛设主旨演讲、专题演讲和主题对话三个环节。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指出树立新的资源观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缓解资源能源约束的重要途径;二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三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四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在谈到如何落实“新资源”观,实践生态文明时,金涌院士建议:一是在相关立法中纳入“新资源”概念,以制度设计引领政府、企业和公众实践,提高回收利用率;二是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减少企业、地区间恶性竞争;三是发挥市场化机制,并在税收、财政、金融政策上给与支持;四是鼓励创新驱动,如网络回收,流向全程监督,无损检测、绿色高效工艺开发等;五是强力宣传教育,建立道德规范,公众实施垃圾分类回收,企业积极利用,实现生产销售者的责任延伸。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调研员赵怀勇提出了解决资源问题的四种办法:一是立足国内,加大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二是从国外购买,加大从国外的进口;三是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他强调要从再生利用品种、再生资源价值属性转变、产业链环节、处理责任等不同角度全面认识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属性;要从严格执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押金回收制度、税收政策、再生产品推广制度、集聚化发展等方面正确评估各类政策制度的着力点和有效性。
 
  中国环科院副总工乔琦做了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主旨演讲,介绍了国外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实施状况及我国推行延伸生产者责任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善、责任的范围界定不清晰、生产者责任主体界定不清楚、制度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制度实施的手段不明确等,并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针对责任主体界定展开研究,提出适合我国EPR的主体界定范围;二是合理科学选择我国ERP责任模式;三是搭建我国ERP的法律体系;四是研究制定我国ERP的甄别原则和产品类型;五是研究制定回收管理条例和办法;六是研究制定我国EPR的多项配套管理条例和办法。
 
  专题演讲的主题是“国际和地区经验”,日本东北大学教授中村崇介绍了日本废旧手机、电池、灯管回收利用政策与技术。
 
  欧绿保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周志勇介绍了德国固废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政策及欧绿保公司的固废处理技术。
 
  财团法人中技社执行长余腾耀介绍了台湾地区强制回收产品资源化利用政策及未来的管理机制与方向。
 
  对话的主题是“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第一组对话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强主持,格林美公司董事长许开华、新天地环境集团董事长助理胡玖坤、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琴华、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明果英、广东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宁红涛围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新业态与新模式进行了研讨。
 
  第二组对话由协会王吉位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乔琦、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管爱国、中华环保基金会再生资源基金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向群、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星驰、北方鼎业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瑞岐围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的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进行了深入研讨,并与与会代表进行了精彩对话。
 
  再生分论坛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为分论坛协办单位,北方鼎业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对分论坛筹备给予了支持,来自有关部门、机构、园区和企业的代表约200人参加了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