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徐匡迪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深刻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徐匡迪表示,我国是人口大国,占世界总人口的20%,而可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7%,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的6%,木材占世界的2.5%,石油资源量占世界的2%,资源占有量惟一较高的是煤炭,而它还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
徐匡迪还指出,消费领域、文化教育领域、生产领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大领域。在全社会应提倡节约资源、简化包装,进行生活废弃物分类回收、再生利用,鼓励消费、反对浪费;加强学校生态知识的教育,形成爱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意识,养成反对铺张浪费,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在生产领域发展近零排放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努力建设循环经济型的社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环保部原副部长张力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分别就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与绿色转型、循环经济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循环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循环经济与污染防治等重要议题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国家部委和循环经济领域的有关部门领导、院士专家及循环经济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共1200余人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设主论坛和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投融资6个分论坛。论坛还举行了以“循环经济发展十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高端对话。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执行会长赵家荣主持主论坛。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发布了《中国循环经济大事记》、《中国循环经济最佳实践》两项研究成果。
论坛期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通过天津碳排放交易所,以15元/吨的价格购买了中国首批签发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实现了论坛二氧化碳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