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聚焦资讯 >

来挑战吗?日产一罐干垃圾

发布时间:2020-06-10 14:20:18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

res04_attpic_brief.jpg

“这个罐子的存在就蛮有意思的。它像个环保小标志,看到它就想到今天要克制,不要订外卖。”伦敦大学学院学生林楚乔说。

她所说的罐子,是容量700毫升的任务挑战罐。今年六五环境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结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一周年的契机,共同发起线上一“罐”垃圾挑战赛活动。参与者将挑战一天24小时内,在规范分出可回收物、湿垃圾、有害垃圾的同时,产生的干垃圾能全部装入任务挑战罐。

活动预热期,18名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在校学生和部分海外留学生参与,15人挑战成功。

看行动:干垃圾减量各有妙招

“一日一罐的目标挺容易实现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李培聪说,她产生的干垃圾压实后,只装了罐子的不到1/3。

挑战日当天,李培聪的生活和往日没有太大差别,照例去超市采购。除了自备帆布购物袋,她还有更多干垃圾减量妙招。比如,购买番茄、苹果、土豆、蔬菜时,她会摒弃带塑料盒、保鲜膜包装的产品,而选择散装的。为了避免“两个苹果装一袋、两个土豆又一袋”的塑料购物袋浪费,称重台前,李培聪请服务员将四五张价签暂时粘在她的手臂上,然后把果蔬统一打包封在一个透明塑料袋中,贴上所有价签。如果只买单个,她就直接将价签贴在水果上。

李培聪笑着说:“上海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之后,很多以前常干的事我就不干了。”比如,以往吃水果,她会在桌面上垫三四张抽纸,用来盛果皮和滴落的果汁。如今,抽纸被小瓷盘替代,垃圾源头减量融入她的生活细节中。

本次挑战赛中,同学们各有干垃圾减量小妙招,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随身携带水杯、出门自备手帕、饭盒等。

轻松完成这场一“罐”垃圾挑战的复旦大学学生程米诺,连任务挑战罐都是自备的,她主动提出无需主办方邮寄,“这样就不用产生快递包装垃圾了。”挑战中,她还向大家分享了如何辨别校园里的无患子树,如何用掉落的无患子果皮制作天然的清洁剂。

促反思:干垃圾难减量怎么办?

同学们总结,要想实现干垃圾减量,就得少点外卖、少买过度包装的物品、少用纸杯等一次性产品。

然而,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一位挑战失败的同学当天吃了薯片等零食,过多过大的包装袋最终没能塞进罐子中。另一位挑战成功的同学则坦言,自己平时每周都会收两三个快递,点三四次外卖,卧室里10升的垃圾桶,一天就能装满。挑战日当天,幸好没收到快递,不然垃圾就超量了:“这个活动让我直观感受到自己产生的垃圾量,并且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不环保行为,比如频繁点外卖。”

挑战中,同学们关注的不仅是如何控制不必要的“买买买”欲望、如何找到更多生活中的垃圾减量小窍门,他们还从塑料包装的生产、使用和处理角度思考环境保护。

同济大学学生武昕竺非常渴望践行绿色生活,平日里不点外卖、很少网购,也很少吃带包装的零食。但是每天看到爸爸妈妈买菜回来拎着的塑料袋、包装袋,也十分头痛。

“虽然家里常常会把它们当垃圾袋,可是仅仅多用一次就够了吗?”在武昕竺看来,塑料袋成为干垃圾后,或被焚烧,或被填埋,还有的以完整或颗粒的形式散落环境中,无论哪种,都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林楚乔也认为,“市场上的过度包装确实让人糟心”,不仅要让消费者参与垃圾减量,也应该呼吁商家有所行动,用更环保的材料、更精简的包装,或者参与回收等。

更多的思想火花正在年轻人之间碰撞。据悉,一罐垃圾挑战赛将持续到6月底。协办方上海浦东南汇新城青未来社区公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贺鹏飞希望,有更多学生参与挑战,并用1分钟视频记录下挑战经过,展现当代青年人的垃圾减量行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