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有人支持,有人调侃,更有不少人在默默旁观。
自《条例》实施至今,整整半年时间。推行效果怎么样?是“草草结束”还是“进行到底”?不妨先看两个数字:上海湿垃圾的日均分出量9200吨、全市垃圾分类达标率提升至90%。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的总结是,“垃圾分类进展顺利、好于预期,成效不断巩固提升。”
“盆景”变“风景”,上海16区分类实效均已达“优”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对全市居住小区进行实地测评。根据公布的综合测评结果来看,4-6月,全市220个街道(镇、乡、工业区)中,达到优秀和良好的仅有73个,这是《条例》实施前的数据。《条例》实施后的7-10月,上海16个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测评均达到“优秀”标准,220个街道(镇、乡、工业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测评均达到“良好”及以上标准,其中216个优秀,4个良好。两张“成绩单”对比,进步肉眼可见。
7-10月测评结果
曾先后主编上海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的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张勇,提到这样一个数字——9200吨。“9200吨是上海湿垃圾的日均分出量,这个数字就证明上海垃圾分类已经基本成功了。这个数字比没有强制分类的6月份足足多了3000吨,按上海1000万家庭计算,平均每家每天多扔0.3公斤湿垃圾。”这是老百姓从自家厨房认真分类的实实在在的成果。这个数字说明了老百姓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普遍接受和认真执行。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宇泰景苑小区,党总支书记王静华告诉记者,小区从今年3月1日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和定时定点投放,整个小区从原先11个24小时垃圾投放点,归并为3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开始不容易,对老百姓来说,分类比不分类要麻烦得多,多年养成的习惯难以一下子改过来。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指导。”王静华说,几个月下来,小区环境有了明显变化。
采访中,记者发现,基层干部、小区志愿者、社区居民……大家“各显神通”,各种分类“神器”频出,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颇多便利。
垃圾箱的右侧,设置了简易洗手池
湿垃圾破袋容易弄脏手,这是一个困扰不少居民的难题。这个问题,在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的东明家园小区,只用了200块钱就轻松解决了:他们在垃圾箱旁边设置了一个简易洗手池,上面放置一个水箱,下面放了一个水桶。其实居民每次扔完垃圾后,洗手需要的水量是很小的,水箱里的水并不会消耗太快,洗了手的水还可以直接浇灌旁边的绿化带,一举多得。
有的地方不仅分干湿垃圾,甚至开始分生熟垃圾了。在崇明区城桥镇东门新村小区,陈阿姨把烧菜前的果皮、菜叶扔进一个垃圾桶,饭后的剩菜剩饭则倒进另一个垃圾桶。陈阿姨告诉记者“小区正在试点,生、熟垃圾分开。”为何湿垃圾还要分生、熟?崇明区垃圾分类推进办工作人员陈平解释,细化垃圾分类,更便于后期处理。生垃圾通过生化技术产出高质量肥料和饲料,餐后熟垃圾进入餐厨垃圾处置系统,降低各环节成本,提高了利用率。
城桥镇东门新村小区里的“五分类”垃圾桶
在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最好的崇明,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100%。每天,全国各地前来学习交流的人员络绎不绝。采访当天,记者就碰上了来自山东、江苏等地的“取经”团队。时不时“被参观”的日子,无需刻意准备,一位村民说:“垃圾分类在崇明,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如今在上海,大部分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已经养成
从前端看,全市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由2018年底的15%提升到2019年11月底的90%。2019年11月全市每天分出可回收物比2018年12月增长3.7倍,分出湿垃圾增长近1倍,分出干垃圾减少38%,分出有害垃圾增长13倍。从中端看,做到了全面全程分类收运。从末端看,全市每天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量从2018年12月的1.4万吨提升到2019年11月的2.1万吨,增长了50%。
数据证明,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超预期,垃圾分类在上海正逐步从“盆景”变为“风景”。
垃圾分类是全球性难题,上海或可为此做出世界级贡献
前不久,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这么急着垃圾分类?》的文章在网上刷屏,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一组组骇人听闻的数据,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易拉罐降解需要200年,塑料制品降解需要1000年,玻璃瓶降解需要4000年。一只普通的家用节能灯约含有0.5毫克汞,如果渗入地下,可污染180吨水,一颗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00吨水,而这600吨水足够一个人喝一生……
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在路上,至少产生4亿个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快递量一样令人感到恐怖,2012年是50亿件,到2018年已增长到500亿件,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会变成700亿件,700亿件快递会产生多少垃圾?而在上海,一直有“上海的垃圾,15天堆起一个金茂大厦”的说法。
位于老港的垃圾综合填埋场
有了分类,才能后续更好地无害化处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回收利用率,才能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减负。今年暑假,家住浦东陆家嘴街道市新小区的八岁小学生冯逸帆,到居委会报名做了垃圾分类的小小志愿者。她说,“所有的垃圾混在一起扔掉就是垃圾,如果分类了,有一部分就能变废为宝。”对,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道理虽浅显,真正执行起来却并非易事。显然,目前垃圾分类已成为全球性难题,没有一个国家敢声称已经解决,绝大部分国家还在探索中。作为全球垃圾分类标杆城市的日本东京,垃圾分类细致严苛,法制环境比较完善,但成本高昂(每吨生活垃圾处置成本高达2万元人民币以上)。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面临相似问题。全球都在期待有垃圾分类和治理都做得好的国家或城市的出现。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垃圾分类立法,整体、高起点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可以代表中国展示中国垃圾分类形象;另一方面,上海背后依托长三角甚至整个中国,在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和可回收物处置方面,完全可以实现不依托外力,自给自足,实现闭环、全过程管理和处置。上海作为世界级的城市之一,又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城市之一,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其在垃圾分类和治理上的经验教训,不仅可以给发达国家和地区带来启迪,而且可以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带来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和途径。
此外,上海历来注重学习各国各地区的先进经验,又善于将上海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上海独特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特点。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精神在上海一直不缺乏。解决全球性难题,需要创新,需要闯关。再者,城市文明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基础和良好保障。上海拥有近500万的志愿者居民守法意识强,基层组织动员力强,垃圾分类所带来的社会治理溢出效应明显。
综上,上海具备一些独特资源和优势,有成为全球垃圾分类表率城市的可能性。当然,目前来看,也仅仅是种可能,上海在垃圾分类问题上,依然道阻且长。
垃圾分类工作不会一帆风顺,须久久为功、打持久战
如今的上海,垃圾分类新时尚逐渐蔚然成风。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棘手难题尚待解决,这项工作不会一帆风顺。
“为什么一定要破袋,破袋以后弄得手上脏呼呼、油腻腻”“定时定点投放真的很不方便,且不说绕路远,因为加班,经常错过小区里的垃圾投放时间”“我们分类分得很辛苦,垃圾车清运的时候,一路上跑一路滴,弄得小区脏兮兮”“末端处理太不透明,我们都不知道分出来的垃圾到哪里去了”……记者采访中,也听到了不少居民的吐槽和抱怨。
倒湿垃圾需要破袋,因为湿垃圾袋也是干垃圾
“学校里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也不如人意,校方对这方面的关注度不够”“出租房的垃圾分类是难点,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处罚力度不够,要发现三次且拒不改正才能处罚,这太难了”……不少基层干部也提出了一些当前存在的共性问题。
据了解,目前上海四类生活垃圾处置情况各有不同。干垃圾的处置能力超过其产生能力,并颇有余力;湿垃圾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到今年年底处理能力大致达到7000多吨/日,离高峰时段9000吨/日的产出量颇有差距;可回收物处置能力明显缺乏,而且上海本身土地资源稀缺,要建设种类齐全、能力充分、环保安全的各类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性并不大;有害垃圾(每天近1吨),已基本理清回收体系,但相关处置能力的建设依然严重缺乏。
据资料显示,上海对垃圾分类末端设施投入已经超过200亿,生活垃圾填埋率从原来的50%以上下降到了30%以下。下一步,上海要加快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实施和功能化利用实施的建设,到2022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这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运动,需要各方纷纷发动起来
“我们希望垃圾分类的宣传动员不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就风平浪静了,要持续不断,打‘持久战’。”有基层干部提出,垃圾分类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运动,需要长久持续的动员、宣传和培训。“当然,在动员、宣传和培训方式上,也要逐渐有所转变,比如重点聚焦特殊群体,像流动人口、出租户及996上班族等,也可以聚焦重点区域,像商圈、公共场所、宾馆、饭店等。此外,宣传培训的套路和方式也需要调整,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简单模式,可以向市民科普垃圾的‘前世今生’,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后又可以派上什么用场,让市民能了解垃圾分类最终能够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以此提高大家的认同感和自觉性。”
垃圾分类刻不容缓、没有退路。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局不错,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把垃圾分类工作继续向前推进,体现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应有担当,为其他城市少走弯路提供经验和借鉴。点赞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开局不错的同时,也无须回避问题。垃圾分类,是一场全民性的“生活革命”,需要全民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