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还有不足5个月的时间,市城管委固废处处长康凯表示,目前已经梳理出了60多项具体工作任务,“12月份主要做什么,明年5月前主要做什么,都梳理清楚”,近期具体的任务书就将印发。记者从市城管委了解到,预计到2020年底,本市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将达到2.34万吨/日,80%以上的生活垃圾都能实现资源化处置。到2025年,本市的垃圾分类焚烧能力可达3.58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稳定在5750吨/日,并视实际情况增加或优化工艺,全面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如何确保垃圾分类的知识能够进单位、进社区、进课堂、进家庭?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将面向社区、单位、学校、家庭等推出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挂图、海报、折页、短视频等,还会制作专门的垃圾分类知识PPT,供宣讲团成员在宣讲的时候使用,垃圾如何分类、投放要求等内容都将纳入PPT中。此外,还将会同教育部门采用图画、口诀、歌谣等多种形式,推动垃圾分类知识和环保理念融入课堂并促进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联动,组织各种垃圾分类活动。
目前,北京市有224个街道(乡镇)正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比例达到60%以上。今年底前,东城、西城、石景山、通州区将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创建工作,明年在其他区同步推进,4月底前做好设施设置、宣传动员等相关准备。
在垃圾分类运输环节,目前,本市已经组建了1000多辆厨余垃圾运输车组成的“绿色车队”。市城管委固废处副处长马建骥介绍说,今后,全市将逐步统一垃圾收集运输车辆的标志标识、车身标准、外观涂装,车身上还将喷涂清运单位的名称、电话等信息。市民一旦发现垃圾混装混运等问题,只要记录下车身上公示的信息,就可以进行电话举报。
相关:探寻垃圾变身的秘密
分类后的垃圾都去了哪儿?垃圾分类处理后,有什么用?人说“垃圾是个宝”,其实只要放对了地方,垃圾也能变成重要的资源。为了探寻垃圾从分类运输到终端处理的变身全过程,记者分别来到通州区有机质生态处理站和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一探究竟。记者从市城管委了解到,预计到明年年底,全市80%以上的生活垃圾都能实现资源化处置。
占地45亩的通州区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就是一个“吃垃圾”的大型处理设施,每天能够处理600吨垃圾。“这是全国规模最大,也是唯一可以同时处理厨余、粪便、污泥三种不同垃圾的系统。”通州区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总经理于广涛说。
一辆辆来自通州区域内的厨余垃圾车缓缓驶入处理站的大门,自动称重后,沿着斜坡爬升进入处理站的卸料车间。车间内,厨余垃圾、城市粪便、市政污泥均被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垃圾车按照指挥信号来到指定的位置,只要打开车厢的后盖,车内的垃圾便可以源源不断自动落入垃圾坑内。倒完垃圾离去后,每个卸料区的感应舱门便会自动关闭。“垃圾车是密封车厢,卸料区是感应舱门,都是为了将垃圾倾倒过程中产生的臭味降到最小。”于广涛解释说。
与通常人们想象中的垃圾处理过程不太一样,处理车间内不仅毫无异味,且几乎听不到任何噪音。车间内巨大的处理设备,将分拣出的厨余垃圾、市政污泥、城市粪便经厌氧发酵后,用来制造沼气,用于日常生活或燃烧发电。
不过,在处理垃圾、制造沼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常常遇到“麻烦事”。“目前从前端收集运输来的厨余垃圾分类质量还有待提高,其中有时会混有一些异物,比如玻璃瓶、一些又厚又大的塑料袋,或者被废弃的刀具等,这些东西混入到厨余垃圾中,后端处理起来就会很麻烦,必须将这些‘异物’拣出来,才能继续进行处理。如果市民垃圾分类分得好,将会相应减轻后端处理设施的压力,提高处理效率。”于广涛说。
厨余垃圾可以制沼发电,但其他垃圾要怎么处理呢?位于永乐店镇的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占地约295亩,在这里,人们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将可以被转化为清洁的电能。工作人员介绍说:“通州区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在1800吨左右,我们一期日处理能力超过2000吨,完全满足通州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二期规划的日处理量达1700吨,若两期全部投产,处理的生活垃圾近4000吨/日,届时可以满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垃圾处理的全部需求。”垃圾焚烧产生的电力除保障园区正常生产外,全部输送国家电网,焚烧产生的热量可供当地居民使用,而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实现零排放,此外焚烧后产生的残渣还可为社会提供筑路、制砖等用料。
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出,应确定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施的总体布局,统筹生活垃圾处理流向、流量。“明年5月条例正式实施之前,要做到设施服务先行。”康凯表示,将根据条例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和作业要求,配置符合规范的垃圾桶,同时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中转站,提升后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