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新闻,让“链圈”沸腾了,比特币在短短24小时内最高涨幅超过30%,其实沸腾的还不止是“链圈”。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意味着区块链真正地开启了“区块链+”的时代。可以说,“区块链+”在一夜间便迎来了它最强的风口。
虽然区块链火了,但是仍有大多数人还不清楚什么是区块链,其实,区块链就是……还是看看人民日报的解释吧。
实际上,区块链是一种基于密码学技术,然后通过特定的算法,记录每一个交易事项,而且交易的每一个后续变化都可在连接和可追溯的链条下游创建另一个数据区块,并且在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实时复制一定时间内全部的交易数据,具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交易数据几乎不可能被伪造或销毁。
看上去,区块链技术非常完美,但它跟垃圾分类或者环卫行业有什么关系呢?
习主席在讲话时还提到,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智能垃圾箱成区块链+垃圾分类前端入口
2018年,就有媒体爆出,在雄安新区出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垃圾收集样机。市民通过 APP扫码后完成垃圾分类倾倒,垃圾箱会自动识别垃圾种类与重量,并给予垃圾投递者积分奖励,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等方面。
这是典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智能回收的解决方案,在社区内放置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居民使用手机扫描登陆,根据垃圾投放量获得积分激励,积分可在社区线下实体店或者线上商城中兑换相应商品。通过激励机制,实现共赢。
目前,区块链+垃圾分类还处于探索阶段,基本上都是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在垃圾分类回收硬件上安装识别器,垃圾收集点安装电子标签,实现对垃圾收集点垃圾的收集时间、地点、频率、数量等情况,进行监管并记入区块链数据库。同时,利用区块链公共账本的溯源功能,建立统一分类的标准和回收流程体系。通过接入区块链网络,实现各参与方的信息透明,从而实现对分类的全程追踪。
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将垃圾分类数据库接入征信体系,将不认真执行政策的个人或者企业记录在案,与此同时,对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目前,采用区块链技术积分激励体系,已成为区块链技术解决垃圾分类的前端入口。
区块链+垃圾分类拉开序幕
雄安
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所谓,千年大计看雄安,看的就是他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和高点定位。除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垃圾回收装备,雄安新区已经开始在垃圾综合处理管理中运用区块链技术了。
2019年4月末雄安新区发布的一则垃圾综合处理招标公告,在招标文件中就特别注明了,必须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基础,需要充分考虑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此外,项目方需要通过区块链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对项目全过程资金管理。
杭州
据钱江晚报报道,去年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与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合作,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垃圾分类项目中。通过区块链技术,在社区、资源回收利用公司、环境集团以及政府等各类主体之间,构建一个区块链生态圈,并发行一种Token,然后在链条各主体当中,以信息传递为载体,进而产生价值传递和信任传递;与此同时,用户和政府职能机构按角色进入公有链,公有链作为“核心业务数据”的持久层,存储公民信用积分和Token交易流通的数据信息,来解决垃圾分类难题。
长沙
2019年,长沙县将试点“区块链+垃圾分类”模式,在城区5个街道分别建设1个“蓝岛”,配备相应数量的“蓝鲸”,打通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收运体系,在整个城区形成“三网融合”蓝色完整体系,全面铺开‘小蓝屋’布点。
青岛
在青岛举办的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跨界融合峰会上,就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的解决方案。预计2019年底,海伦路街道将被打造成岛城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垃圾分类示范街道。
虽然目前与区块链相关的垃圾分类项目并不是太多,尤其是区块链+环卫这种涵盖全产业链的项目还在探索之中。
区块链+环卫驶入千亿级蓝海市场
到2020年,垃圾分类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环卫市场化空间将超过3000亿元。但是,区块链+环卫却还是一片蓝海区域。虽然区块链+垃圾分类的序幕才被拉开,可是区块链+环卫的市场条件却已经形成。
一方面传统的环卫企业正在向全产业链布局,产业链后端的固废垃圾处理企业,不断把业务向产业链的前端延伸,用市场化的方式,从垃圾收运、处理、终端利用进行全链条的布局。
这些全链条环卫企业,都是区块链完美的结合对象。环卫全产业链涉及环节众多,管理起来不仅成本过高,而且还十分困难。区块链去中心化、防篡改的特性,可以更好地提升整个环节的监测把控,在低成本获得更完备监测数据的同时,还可实现全程数据追踪。
另一方面,在“智能化”的主导下,互联网科技类企业依托技术优势,成为“互联网+垃圾分类”市场的主力军,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在2019年6月17日至7月17日,全国就新成立了8346家经营范围包含“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处理”的企业。
尤其是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大佬,均推出了各自与垃圾分类相关的产品,他们又有着较强的研发能力,各自也都在发展各自的区块链业务。相比于传统环卫企业,互联网科技公司虽然没有环卫全产业链的布局,但却拥有强大的科技基因,较强的线上管理运营经验,可以更好地让区块链应用项目落地实施。
目前,“区块链+环卫”的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但进入条件已经具备,这不仅得益于环卫企业全产业链的延伸布局以及互联网科技巨头的积极进入,还有区块链产业自身在全行业的布局。区块链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涵盖了产业链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产业链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以及支撑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等多个环节。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创新,“区块链+”必将在环卫领域迎来爆发期。
国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区块链定调,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可以说,已经给了我们相当清晰的发展路径,剩下的就是要我们这些企业去将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