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7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宁波便始终坚持收运体系四环节有效衔接,让四类垃圾从投放、收集、运输到处置实现一个完整闭环。
经过6年多的不断完善,如今宁波市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收运处置体系业已建立,四色分类在这片大地上“蔚然成风”。
海曙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全景。
①“搭把手”智能回收站受到市民追捧。
②宁波市垃圾分类桶边督导工作全面铺开。
③在有害垃圾回收日,居民将有害垃圾换成小礼物。
④宁波市洞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景。
据市统计局统计,截至目前,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3%、支持率达97%,生活垃圾分类整体工作在今年一、二季度全国46个重点城市考核中均排名第三,生活垃圾分类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
金秋十月,《宁波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宁波市垃圾分类也将迈入新时代。宁波何以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让垃圾分类成为群众认可的“新时尚”,进而打造垃圾分类的“宁波样板”?系统化治理、协同化共建、一体化服务、多元化保障、全民化参与“五化并重”的工作举措,或是最好的解答。
统筹领导系统化治理“见真章”
“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去年召开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亲自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一年后的今天,宁波市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全程分类体系全面完善,源头分类模式全面创新,系统化治理“成绩斐然”。
面对具有高度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宁波市从规划、机制、立法等方面着手,强化顶层设计、总体布局、整体推进,加快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合力。
去年夏末,位于海曙区洞桥的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吞下”了第一“口”厨余垃圾,至此,宁波市“三厂六站”的基础设施布局全面落成,6座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去年底全部投用,包括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市厨余垃圾处理厂、海曙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内的12座末端处置设施承载起了宁波日产逾万吨的生活垃圾。
基础设施的及时跟进得益于高瞻远瞩的规划引领。去年,宁波市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018-2022年),对未来5年继续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方案,到2020年,各县(市)将分别建成1座垃圾焚烧厂和1座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实现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全覆盖。
同时,宁波市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于2018年10月8日实行集中办公与实体化运作。至此,“垃圾分类专办统筹领导,各级部门协同配合,各区县(市)党委书记亲自领导,社区街道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正式启动。
此外,《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为“强制分类”提供强而有力的法规保障。在全面开展系统调查、监审收运处理成本的基础上,宁波市还将逐步开展生活垃圾收费机制研究,促进源头减量与分类。
全面覆盖协同化共建“新格局”
垃圾分类,我就是影响力!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垃圾分类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居民等多方主体,需要全社会协力推进。为此,宁波市依托“协同化共建”这一举措,聚焦社区、党政机关、学校等区域群体,让垃圾分类由点及面,辐射整个宁波。
秋意渐浓,甬城气象变幻无常,但鄞州区东柳街道东海花园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却从未缺席。他们每天早晨准时“驻守”在垃圾桶边,指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据东海花园社区党员督导员王磊介绍,如今社区内的党员全部参与到了垃圾分类中,带动居民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投放垃圾减量近三分之一。
坚持社区为主,坚持党政机关引领,这是宁波市协同推进垃圾分类的“秘诀”之一。
据了解,宁波市通过开展织网行动、敲门行动等活动,深入探索推广社区自治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楼道组长、保洁人员、居民每一个社区角色的重要作用,让分类宣传、知识科普深入人心。一批“红黑榜”“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激励制度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又一内生动力。
同时,宁波市坚持垃圾分类“机关先行”,突出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率先推出微信打卡小程序,30个党支部400名党员积极参与“晒桶行动”,党员每日一晒,支部每日一评、每周通报,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此外,《关于印发2019年宁波市教育局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将学校也纳入到了垃圾分类共建队伍中来。方案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全面开展市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严格落实13项工作任务,总结推广“五个一”“高校+”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并由此带动一家人。
全程把控一体化服务“高水平”
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如何严防“源头分类、中端混运、后端混合”的现象出现,让老百姓“信得过”?宁波市针对以上四个环节持续推进一体化服务,确保垃圾分类运收处置前、中、后端同步推进,全程可控。
源头分类精准有序,变“要我分”为“我要分”。据市垃圾分类办介绍,宁波市落实“一栏、二图、三点、四桶、五导”分类投放机制,严格做好了居住小区分类投放设施配置和督导引导工作。对于新建设施,海曙区已先行开展分类设施“不合规不予验收”的措施。
分类收运精细规范,更“透明”也更有“说服力”。据介绍,截至目前宁波市共购置500辆分类收集车,新建了6座总规模达日处理3350吨的分类转运站,并向公众开放。以海曙区生活垃圾转运站为例,一年来已经接待了122批次,共计3355名参观者。其中既有来自周边社区的居民,也有物业公司的员工;既有市疾控中心等单位的党员,也有中小学、幼儿园的师生。
同时,宁波市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全面推广应用“搭把手”智能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全品类回收。目前“搭把手”已建成1175个智慧回收站点,建成3个区域配套综合分拣中心,服务用户80余万人,日均回收量200吨。
加大投入多元化保障“重实效”
在9月初举办的第三次亚太地区基础设施融资和PPP联络网会议上,联合国官员这样点赞宁波市垃圾分类工作:“非常具有创新性,令人印象深刻!”
2013年7月,宁波与世界银行合作启动了世行贷款宁波市城镇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15.26亿元,其中世行贷款8000万美元,市区两级配套资金10亿元人民币。为了扎实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宁波市以建立多元化保障机制为主线,项目化推动发展,智能化创新手段,长效化健全考核,时刻赋予垃圾分类充沛动能。
项目化推动发展层面,宁波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厨余垃圾处理厂均采用PPP模式由社会资金独立(或与国有资本合作)建设运行,筹集社会资金达17.56亿元;焚烧厂项目还荣获中国循环经济2017年度最佳实践奖、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和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其次,宁波市大力推动智能化创新手段与分类行为有机融合,以求事半功倍。通过厨余垃圾专用袋与居民家庭绑定,宁波市建立居民家庭分类行为和分类质量档案,通过扫码拍照评级的方式,开展个性化、精准化的指导与激励。
此外,宁波市还建立健全了考核机制,考评监督、长效管理双管齐下。通过建立健全第三方考核与公众监督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聘请专业团队开展日检查、日考核,实行月度通报,进一步延伸和拓宽检查范围。同时,针对党政机关、教育部门、卫生系统,宁波市集聚力量开展专项督查,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行整改销号。积极开展市级达标示范小区(单位)、省级高标准小区、国家级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切实做到示范引领。
创新宣传全民化参与“新时尚”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垃圾分类短视频大赛启动伊始,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追捧。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15万条短视频“蜂拥而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了比赛后期,每天参赛人次甚至逾万!
生活垃圾到底应该怎么分?垃圾投放时又有什么要求?这些问题尽管简单,却是垃圾分类推进中最重要的内容。为此,宁波市创新宣传方式,多样化、多层次、多主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真正让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据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宁波市通过全媒体手段,充分发挥社区、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党建引领”“十进”等相关活动。
据统计,宁波市相关部门共发布《我就是影响力》系列垃圾分类宣传视频10多部,“垃圾分类公益创投大赛”“寻找垃圾分类梦想家庭”“海报人物征集”等活动层出不穷,各大媒体宣传方式亮点频出。《小宝贝大行动》教育宣传经验一举获得2018年度亚洲区固体废弃物处理沟通宣传奖。
同时,宁波市积极开展互动式全民化参与。“垃圾去哪儿了”公益环保考察项目成为市民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大窗口,目前已有4万人次参与其中,还荣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殊荣。
为了让垃圾分类的知识深入基层,覆盖全年龄段,宁波市不断推动垃圾分类讲师团、督导员以及志愿者团队建设,开展全覆盖分众化培训。4年来,宁波市成立的市、区两级讲师团深入机关、社区、企业宣传培训,累计组织各类培训7000多场次,直接培训45万余人,让更多市民将分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