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聚焦资讯 >

垃圾分类经济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05 16:16:11   来源:蜉蝣forU    浏览次数:

谈到垃圾分类,是不能不谈霓虹国的。本文将以日本的垃圾分类发展情况作为对照组来进行参考。



20 世纪50 年代~1975 年,日本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垃圾管理政策,集中于垃圾末端处理,主要方式是焚烧和填埋处理,公民并没有参与垃圾分类。垃圾要得到妥善有效处理,源头分类是前提。


1975 年~90 年代,日本从末端处理转向前端治理,逐步建立起垃圾分类体制, 1975 年广岛在全国率先开始了五大种类垃圾的回收。


90 年代以来,日本提出建设循环型社会,垃圾分类与处理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管理政策也从减量化、资源化转变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简称 3R)。


一. 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垃圾分类提升资源化率。通过垃圾分类,生活垃圾中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可回收材料得到有效利用和处理,日本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从 1990年的 5.3%提升至 2016 年 20.3%。

2.垃圾分类有利于污染物排放减少。垃圾焚烧处理温度需保持在 850℃且达到 2 秒以上才能实现二噁英的分解,而垃圾混合焚烧,水分多,热值低,炉温难以控制,从而增加排放烟气中污染物增多。90 年代后日本是世界上二噁英排出最多的国家, 1994 年日本的二噁英的排出量是美国的 3 倍多,法国的近 5 倍, 德国的 12 倍。通过垃圾分类和安装烟气处理设施,日本有效减少了二噁英的排放量,与 1997 年相比, 2017 年的二噁英排放量削减 97%。


3.垃圾收费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垃圾分类后日本逐步实行家庭垃圾收费,利用价格杠杆提高居民的垃圾减量意识,促进了垃圾减量化。从 2000 年到 2017 年,日本生活垃圾排放量已从 5483 万吨下降为 4289 万吨,人均日垃圾排放量从 1185g 下降为 923g,垃圾减量化效果明显。


二.垃圾处理成本对比分析


垃圾收运和处理的成本主要可以分为垃圾清运成本,垃圾中转成本、垃圾转运成本和垃圾处理成本。


上海市垃圾分类与处理全过程总成本为 985元/吨, 前端垃圾分类服务成本为 390 元/吨, 中端垃圾收运成本为 290 元/吨,终端垃圾处理包括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综合成本为 305 元/吨。假设居民承担前端垃圾分类费用,需要支付 25 元/月/户,折算到个人 120 元/年,若支付全过程成本需要支付 62.9 元/月/户,折算到个人 301.9 元/年。对比东京,上海垃圾全过程处理成本远低于东京的处理成本(985 vs3786);东京垃圾焚烧占比为 80%以上,上海需要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产能,减少垃圾填埋占比;东京有较为成熟的垃圾收费体系, 上海市暂无居民生活垃圾收费标准,计划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三 上海VS东京 垃圾处理行为大赏


上海和东京在垃圾分类、 处理方式、处理成本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两类方式同为四分类,但上海把餐厨垃圾归为湿垃圾,通过资源化的方式处理,而东京把餐厨垃圾归为可燃垃圾,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


东京垃圾处理成本远高于上海。上海市垃圾分类与处理全过程总成本为985 元/吨,远低于东京垃圾全过程处理成本折合人民币 3672 元/吨。


上海对标东京—提高垃圾焚烧率。东京垃圾处理方式以焚烧为主, 焚烧占比已超80%。目前上海市垃圾焚烧与填埋各占 50%左右,上海市正在学习“东京模式”,争取 2020年实现干垃圾“全焚烧零填埋”。东京实行垃圾计量收费,上海计量收费还在探索阶段。东京通过指定垃圾处理袋、处理券对垃圾进行计量收费,居民一般承担垃圾处理经费的18%~25%。上海市暂无居民生活垃圾收费标准,计划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四.上海的垃圾处理的成果及目标


1.上海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已达 100%。2014 年后上海清运垃圾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2017 年上海垃圾清运量达到 743 万吨,人均垃圾清运量为841g/日。2017 年上海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填埋占比 49.76%,焚烧占比48.55%,两者是主要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其他的处理方式仅占比 1.68%。2011 年~2017 年,垃圾焚烧比重显著提高,垃圾填埋略有下降,相比于2009 年 14.94%焚烧比重, 2017 年已经提高到 48.55%。

2 .焚烧比重不断提升。


上海土地资源稀缺,以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难以


为继,目前上海正朝着“回收利用率更高、填埋比重最低”的方向不断努力。2011 年~2017 年,上海市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能力从 1500 吨/日提升到 13300 吨/日。2019 年 7 月,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正式启用,新增焚烧处理能力 6000 吨/日,垃圾填埋比重有望进一步降低。

3. 湿垃圾处理产能不足, 2020 年计划提升至 6300 吨/日。


按湿垃圾40%~60%粗略估算,上海市湿垃圾处理能力应为 8000~12000 吨/日。20年上海市湿垃圾处理产能为 3480 吨/日,包括处理能力 300 吨/日的上海黎明处理场、 180 吨/日的上海环兴环境等处理单位,与理论产能相比目前的处理能力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现状,上海逐步提升湿垃圾处理能力2020 年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 6300 吨/日,并逐步降低干垃圾末端处理上限,计划 2020 年降低到 1.81 万吨/日。


五.垃圾分类的创业类公司


在垃圾分类政策推出后,一大批垃圾处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但大体节奏都是走垂直一体化,布局产业链的战略。业务从垃圾焚烧发电末端处置向上游的分类、收运、中转以及城市综合环卫方向稳步拓展。比如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分类、智慧城乡环卫、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智慧环境管理系统平台等领域。布局固废全产业链,整合各个环节业务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