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聚焦资讯 >

上海步入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第一天,为何整改远多于处罚

发布时间:2019-07-02 09:54:12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次数:

7月1日早晨7时许,市民杜女士在出门时,已习惯把自家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别打包,投入小区分类垃圾桶。


当日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的首日,今后无论居民还是单位,都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垃圾,违者将被依法予以处罚。


上海市民正在逐渐形成垃圾分类这个新习惯。成千上万的居民小区已配置分类垃圾厢房,便利店的一次性筷子已不再主动提供,部分街道当天就能把湿垃圾就近资源化处置,让“餐厨垃圾不出社区”。

这一天,澎湃新闻记者兵分多路,既看到全社会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也注意到其中饱含温度的精细化执法。城管行政执法人员对商圈的酒店、商场进行了突击检查,大部分只是责令改正,并没有立即罚款,迅速在网上“刷屏”。


“这是城市为人们慢慢培养起来的一种教养,就像车让人一样,现在汽车拐弯时都会礼让行人。”在沪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王安忆在当天调研时说,她觉得垃圾分类这件事不难,上海做得到。


市民:“垃圾分类已经难不倒我了”


早上7时30分不到,位于杨浦的长白新城小区内,垃圾分类指导员张先生已经上岗。

一名小朋友牵着家长缓缓走到张先生跟前,“叔叔好,凋谢的花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这难不倒张先生,他告诉小朋友:“这些可以扔进湿垃圾桶。”


2019年7月1日早上7点半不到,杨浦区长白新城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张先生已经上岗。


根据该小区规定,7月1日起便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小区部分门牌前的垃圾桶已被撤掉,保留下来的三个分类投放点位,都安排了志愿者专人定时值守,张先生是其中之一。


尽管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首日,又突然撤去部分垃圾桶,居民们分类投放垃圾已习惯成自然。


《条例》1月31日于表决通过,在之后近半年的时间里,上海全市上下完成了各项细致入微的宣教和准备工作。


8时50分许,在黄浦区中南小区,准备去上班的一位市民把手里的垃圾抖了抖,抖进湿垃圾桶,然后把塑料袋投进干垃圾。


“垃圾分类已经难不倒我了。”他颇自信地说,居委和物业此前都上门宣传过垃圾分类,而且他在最近微信上和朋友们相互“出题”。


大约一小时后,一辆涂装明显的湿垃圾清运车抵达静安城小区,一早上投放过来的湿垃圾很快被一扫而光。


收运人员告诉记者,这座小区每天湿垃圾10至12桶,清运一次。干垃圾稍多一些,每天18至19桶,到了晚上再清运一次。


“市民垃圾分类的热情普遍很高,参与度也很高。”当天,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在小区调研时说,源头分类普遍开始做起来了,未来准确率还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收运和末端资源化处置方面,她认为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对混装混运等违法行为零容忍。


执法人员:指导和引导比处罚更重要


7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城管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行动快速展开,虹口区第一张整改通知开出来了。


上午,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牵头绿化市容、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团式开展了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综合执法行动。


“沃嘉+及时沟通”广告公司、宏伟科技进修学校艺术培训中心、宝安支路上的“老盛昌”餐饮店、某开发项目工地等4家单位,由于在前期告知后仍不配合,当天被现场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并进行约谈。


“如不继续整改,将从重处罚。”执法人员称,现场执法检查发现,上述单位仍存在未配置分类垃圾桶、餐厨垃圾分类不纯净、生活垃圾未分类等问题。


几乎同一时间,当天上午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的第一张整改通知也开了出来。


执法人员在位于静安区愚园路1号的宏安瑞士大酒店进行飞行检查,在垃圾箱房中检查发现,这里存在垃圾混投现象,个别容器未标明垃圾投放种类等情况。上海市城管执法局依据条例责令其立即改正,如果拒不改正将处以罚款。


2019年7月1日上午11时,漕宝路日月光中心渝利火锅店,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发现,店内使用的筷子头仍然是一次性的,当场开出整改通知书。


上午11时,在漕宝路日月光中心的渝利火锅店,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发现该店内依然使用一次性筷子。开出的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改正,整改期限为15天。


为什么上述处罚都是整改而非罚款?


现场执法人员向记者解释:指导和引导比处罚更重要。


另一名参与条例立法过程的市人大代表、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律师厉明表示,在《条例》实施的初期阶段,仍属于一个过渡时期,而且罚款并不是目的,引导每一位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并且能够分好,这才是最终目的。


7月1日,上海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600人次,检查各类单位4216家,依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共教育劝阻相对人881起,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623起,依法立案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20起。


垃圾中转基地:24小时运作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上海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基地时,这里的分类中转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这里承担着上海黄浦、徐汇、长宁、青浦等区域的固废压缩,及水上集装化运输工作,日均转运能力大约3500吨,可以压缩2800吨以上生活垃圾,能够处置880余吨粪便。


“这个基地24小时在运作,为城市生活垃圾中转服务,全程实施分类转运。”徐浦基地总经理唐建英说,这里中转的主要为干垃圾和湿垃圾,湿垃圾专门分出了餐厨垃圾(主要来自餐饮业),再通过船舶运至老港。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街道已可以实现就地堆肥处理,不需要再转运至老港处置。


徐汇区虹梅街道便是其中之一。这个街道在辖区范围创设了湿垃圾就地回收处理模式,目前湿垃圾纯净度达90%,日均可以处理餐厨垃圾近25吨,基本实现餐厨垃圾不出社区。

当日21时,虹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7月1日上午产生的湿垃圾已在当天下午处置完毕,下午及晚上产生的餐厨垃圾,正在陆续运到处置点。


“我们利用和企业合作的生物处置设备,一台机器15分能够初步处置120升的餐厨垃圾。”黄时说,初步处置后,湿垃圾残渣再由环保企业进行其他工序处理。最终,生产为一种复合微生物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