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聚焦资讯 >

直击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第一天,你分对了吗?

发布时间:2019-07-01 11:57:38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次数:
  • 11:53



  • 清晨五点,松江泗泾城管中队早班组的执法队员启动首轮执法检查工作。


  • 五点半,新凯分队队员巡查至新家园路某处早餐店,餐饮店的员工已然忙开了手脚,队员刚进店没多久,便见其中一位员工随手将桌面上客人留下的餐巾纸扔进了一旁装有厨余垃圾的棕桶。


  • 执法人员立即上前劝阻教育,这位员工虽口头上表示“我知道了”,但在对下一桌进行清理时,依然将混投干湿垃圾,执法人员即刻摄影摄像取证,并开具现场检查笔录等系列文书。

    当执法队员将责令改正通知书递交其手上并要求其整改时,这位店员的情绪起了明显变化,口气不耐烦地表示店里生意的早高峰马上就到了,自己现在没有时间配合整改并拒签责改书。


    鉴于现场证据链齐全,当事人拒不签收《责令改正通知书》,且当场拒绝改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执法队员随即对其开具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据《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其处罚人民币50元整。(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 山间堂外卖:安排专人核对客户订单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

    11:47



    一次性餐包内容。

    部分订单备注需要餐具。


  • 11时30分,漕宝路日月光山间堂,外卖接单,商户有专人负责审核订单客户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

    专人确认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


  • 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绿色垃圾桶,执法人员对一酒店开整改通知书

    11:40

  • 上午10点半,闵行区生活垃圾管理联合执法组来到位于虹梅路上的一家酒店,发现垃圾厢房外仍有不少不符合要求的绿色垃圾桶。执法人员向酒店管理方开出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 新天地商圈:物业帮商铺做二次分拣,营运成本增加未来要创新

    11:36


    上午10时许,上海新天地太平洋项目物业负责人周小军向黄浦区人大代表一行介绍,目前新天地的物业会帮商铺做二次分拣,整体分类效果不错,但成本较以前有所提高。

    黄浦区人大代表一行了解新天地广场垃圾分类。


  • 他说,商铺和居民区的投放时间不一样,收运需要考虑商铺的营业时间。第一次收运在早餐后的10点之前,第二次收运在下午2点半到4点之间,主要是午餐厨余垃圾。第三次是在晚餐结束后,晚上十点到十二点最后再收运一次。


  • 记者看到,新天地广场垃圾分类厢房设置了照明、消毒、通风等设备,较为清洁,没有异味。


  • 周小军谈到物业面临的困难时称,一开始碰到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分,现在通过宣传教育、二次分拣和收运倒逼,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准确率。另一方面,现在营运成本有所增加,未来要想办法创新机制,进一步节省费用成本,提升运行效率。


  • 渝利火锅店使用一次性筷子,执法人员发整改通知书

    11:30

  • 上午11时,漕宝路日月光中心渝利火锅店,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发现,店内使用的筷子头仍然是一次性的,执法人员当场开出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改正,整改期限为15天。执法人员表示:指导和引导,比处罚更重要。


  • 徐汇市场监管局飞行检查餐饮店,已有商户不提供一次性餐具

    11:22


    上午10时40分,徐汇区市场监管局飞行检查餐饮店一次性餐具提供情况。在位于漕宝路日月光中心的云庭右院,商户已不提供一次性餐具。

  • 浦东宝业万华小区:初一学生利用暑假做垃圾分类志愿者

    10:53


    浦东新区惠南镇宝业万华小区,初一学生金亿利用暑假和妈妈一起做垃圾分类志愿者,他说:最初大家都觉得垃圾分类有些麻烦,但是等到真的上手做了,才发现只要多备几个垃圾桶、甚至几个垃圾袋就能解决问题。


    实施初期,宝业居委将在每个投放点安排1-2名志愿者进行值守。同时通过先进表彰、社区红黑榜等公示方式,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打造美丽家园。

  • 闵行古美四村:采取定时定点和误时投放相结合的方式

    10:42


    早上十点,位于闵行区的古美四村,虽已经过垃圾投放“早高峰”,但居民依然可以来投放点扔垃圾。古美四村增设了24小时投放点,并配有“会说话”的智能垃圾桶,这让居民们觉得非常方便。


  • 古美四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美华表示,从7月1日开始,小区采取定时定点和误时投放相结合的方式。误时投放垃圾点24小时开设,而小区其他的点位则需要定时定点。

    “小区内上年纪的老人很多,每天下楼扔垃圾确实不太方便,还是24小时更好。”小区居民告诉记者,让人随时扔垃圾的智能垃圾桶,能减少居民在高峰时段排队扔垃圾所花费的时间。

  •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开出第一张责令整改通知书

    10:38


    7月1日上午9点半,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来到位于静安区愚园路1号的宏安瑞士大酒店,进行飞行检查。执法人员在垃圾箱房中检查发现,这里存在少量垃圾混投,个别容器未标明垃圾投放种类等情况。


  • 依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市城管执法局责令其立即改正,如果拒不改正将处以罚款。


  • 王宝和大酒店:现在一半顾客需要索取“六小件”,一半自带

    10:31


    上午9时40分许,王宝和大酒店负责人介绍,该酒店自2019年6月24日起,不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浴擦、指甲锉、剃须刀和擦鞋布等一次性日用品去,如果有需要,可以向前台工作人员索取。


  • 刚刚在前台办理完入住的一名女士告诉记者,她从外地过来,已经知道《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自己箱子里带着牙刷等用品,不用酒店再提供,“对我没啥影响”。


  • “现在大概一半人还需要这些一次性日用品,也有一半是自己带的。”该酒店工作人员称。


  • 虹口区开出第一张责令整改通知书,单位如不整改将被从重处罚

    10:21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 上午,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牵头绿化市容、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团式开展了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综合执法集中行动,先后对前期宣传和告知后仍不配合的“沃嘉+及时沟通”广告公司、宏伟科技进修学校艺术培训中心、宝安支路上的“老盛昌”餐饮店、某开发项目工地等4家典型单位,现场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并进行约谈,告知如不继续整改,将从重处罚。从现场执法检查的情况看,上述单位仍存在未配置规范分类垃圾桶、餐厨垃圾分类不纯净、生活垃圾未分类等问题。

为了配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顺利实施,四川北路街道早在2个月前就提前开始了针对辖区所有单位的宣传告知活动。对于规模较大的单位已累计开展了4次全覆盖检查,共发放宣传海报、分类标识、大件垃圾堆放点指示牌等共计6000余份,从6月份检查情况来看,经过每周滚动式检查与督促整改,“分类容器配置规范”问题率已由80.4%下降为4.8%,“分类物流渠道规范”问题率由50%下降为5.7%,“保洁人员作业规范”问题率由60.7%下降为18.1%,“宣传告知服务规范”问题率由25%下降为0。


四川北路街道地处商业街,又是老城区,沿街小单位众多,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该街道以3个网格化管理片区为单位成立3支组团队伍,每日开展扫街行动,同时帮助小单位尽快了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范要求,共同做好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据了解,该街道还针对多个物业垃圾分类职责不清的问题,如多伦生活广场,街道牵头2个物业公司以及各自管理的商铺、酒店、企业、餐饮等单位负责人开展垃圾分类集中培训;对接收费部门补签湿垃圾收运合同;撤除原先无人管理的露天垃圾桶,在2个物业红线范围内各自修建了干湿分类的垃圾厢房,并加装了监控探头。


该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增设了6处街面监控探头,进一步完善了辖区街面市容环境视频巡查网络,已先后查处了17家次沿街单位将混装生活垃圾偷倒街面垃圾厢房的行为。(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通讯员 龙钢)


  • 静安城小区:湿垃圾清运车已抵达,干湿垃圾每天各清理一次

    10:14

  • 上午9时45分,湿垃圾清运车抵达静安城小区,运走湿垃圾。据现场作业人员介绍,该小区每天产生湿垃圾10-12桶,每天清运1次;干垃圾18-19桶,每天晚上清运1次。该小区不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定时”投放。

  • 静安城小区:一个垃圾桶能装干湿两种垃圾,猜猜怎么办到的?

    10:13

    上午9时30分,静安城小区,56岁居民张女士拎了一个桶来扔垃圾。桶的下面可以直接放置湿垃圾,而上面则是套着塑料袋,用来装干垃圾。


    “有的邻居改造了饮水桶装湿垃圾,减少湿垃圾塑料袋的使用,也可以不用破袋,这儿可冲洗放湿垃圾的垃圾桶。”张女士说,他们小区是4月18日开始试点。


  • 最初,有志愿者指导,6月居民养成习惯后,志愿者撤走,“家里主要是放两个垃圾桶,干湿垃圾,有害垃圾就直接拿下来了,可回收垃圾也可以堆在一起拿下楼,挺方便的,现在的垃圾厢房是改造过的,环境好了。”

  • 黄浦中南小区:居委和物业上门宣传,居民已会简单的垃圾分类

    09:30

    上午8时50分,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南小区,黄浦区人大代表一行进社区了解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参与进社区的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向一名居民了解到,居委和物业都上门宣传过垃圾分类,简单的分类已难不倒他。


    许丽萍说,上海市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热情很高,参与度也很高。她认为未来在源头分类上,准确率会进一步提升。在收运和末端资源化处置方面,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对“混装混运”等违法行为零容忍,末端的资源化利用体系需要尽快完善。



  • 杨浦长白新城小区:上学之前小朋友在家长带领下来投放垃圾

    08:31

    早上八点,正是上学上班的高峰时间。

    一名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来投放垃圾,“凋谢的花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垃圾分类指导员告诉小朋友“这些应该扔进湿垃圾桶”。


  • 还有居民开着助动车,直接将垃圾袋扔进干垃圾桶,但垃圾分类指导员却透过透明的袋子,发现里面有毛豆这类湿垃圾,并告诉对方“下次不要扔错”,同时打开袋子将毛豆夹出来,扔到湿垃圾桶内。


  • 杨浦长白新城小区:居民基本可以做到湿垃圾破袋投放

    08:19

    尽管是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第一天,但居民们分类投放的意识很强烈。7:30-8:00期间,居民基本可以做到湿垃圾破袋投放,倒完湿垃圾后再将袋子扔进干垃圾桶。

    有居民表示,不知道陶瓷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最后在指导员的帮助下,投入干垃圾桶。指导员张先生还为投放正确的居民进行扫码积分,积分可以兑换餐巾纸等礼品。


  • 外卖平台:有“无需餐具”选项,用能量奖励吸引消费者选择

    08:16

    7月1日起,上海外卖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当天早上,分别在饿了么和美团上下单,测试这两家外卖平台是否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


  • 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平台上都有让消费者选择“无需餐具”的选项,且两家平台都有能量奖励吸引消费者不选择餐具。


  • 在饿了么平台如果消费者不予理睬餐具份数一栏,系统会默认不提供餐具;在美团外卖平台上,下单前强制性要求客户选择餐具,不选择则无法下单。

    记者先在饿了么某商户上点了一碗小馄饨和一碗豆腐花,付款前餐具份数一栏中标出“选无需餐具,用支付宝付款获得能量16g”,记者无视了餐具份数这一栏,直接付款成功,送来的餐点没有提供一次性餐具。

    随后,澎湃新闻记者又在美团外卖平台下单,付款前强制弹出提示框:“应上海新条例要求,商家不得提供一次性餐具,请按需选择餐具”,其中选择无需餐具(能量+10)。记者发现,美团外卖平台下单前会强制弹出选择餐具的提示框,可以选择提供餐具,也可选择不提供,如果无视这一提示框,则无法提交订单付款。



  • 杨浦长白新城小区:保留三个点位分类垃圾桶,志愿者定时值守

    08:02


    早上7:30不到,位于杨浦区的长白新城小区内垃圾分类指导员张先生已经上岗。根据该小区规定,今日起实行撤桶定点投放,小区每个门牌前的垃圾桶都被撤掉,仅保留6、19、25号三个点位的分类垃圾桶,并有志愿者专人定时值守。



  • 生活垃圾分类罚款基准考虑情节、后果、次数等

    08:00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彭燕玲表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针对不同的当事人及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罚款幅度。在制定裁量基准时,城管执法部门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情节、后果、次数等因素,设定了相应的罚款基准,以使执法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 今年以来上海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1.82万余次

    07:56

    1-6月,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32万余人次,开展执法检查1.82万余次,共检查各类单位29230家次,其中检查居住区物业企业12068家次,共教育劝阻相对人17566人次,督促相对人整改9642起,共依法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1272起。


      更多图文直播将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