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加速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绿色住区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绿色城市和美好居住生活的重要一环。本公众微信号汇集整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和思考当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所助益。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导向
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发出了“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总动员令。
2017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勾勒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
2018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北京、天津、上海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018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19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做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2019年7月1日,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施行,“垃圾分类”在上海纳入了法制框架。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处理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化、市场化模式基本成熟,行业管理和环境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能力不断加强,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绝大多数城市已经建成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垃圾处理设施。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卫生填埋”并举,并以生物处理为优化节点的分类处理技术格局逐步形成,在我国各类固体废物处理中居于前列,在发展中国家生活垃圾处理中更是一枝独秀,我国垃圾分类进入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前端影响后端”,推进垃圾分类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由后端分类处理设施缺乏转化成源头分类投放参与率低、准确性差。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政策缺乏系统性
很多试点城市政府推出了垃圾分类相关政策,但多是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或“复制粘贴”别的城市的做法,未从实情出发结合当地垃圾分类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另外不同部门发布不同政策,相关间没有衔接,缺乏系统性。
(2)部门协调能力不足
由于中国特定的国情,我国的城建部门负责垃圾的收运,而垃圾的分类确定和处理是环保部门的主要任务。两个部门的工作协调能力不足也直接制约了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大大增加了治理难度。
(3)技术装备设施不完善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只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垃圾桶,居民很多时候分不清楚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垃圾投放粗略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增加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困难,此外,垃圾回收站、运输工具和处理设备也存在着数量缺乏,设施落后的问题。
(4)居民分类意识不足
垃圾分类收集必须有广大市民对分类收集方式的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由于民众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欠缺,经常会出现“对我来说没用的东西都是垃圾”、“垃圾分装是一件麻烦事”或“一直没搞明白垃圾到底怎么分类”等等想法,导致垃圾不分类随意投放。
国际经验与做法
日本:以减量化为核心的全程精细管理模式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日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日本地狭人稠,土地资源极度稀缺,“减量化”是最为迫切的需求。日本采用的是生活垃圾“源头精细分类、全流程高质量处置”模式,核心思路不是产生大量垃圾后焚毁它,而是尽一切可能变废为宝,尽量少产生垃圾。因而减量效果显著的焚烧发电成为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分类的主要目标是分出“可燃垃圾”与“不可燃垃圾”,可回收物要求分类精细。
以东京为例,其23个特别区每个区的政府官网上都附有垃圾分类表,按照一定顺序对垃圾进行逐一分类,每一类垃圾都有详细的处理要求。同时生活垃圾回收也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使用不同的专用垃圾车进行运输,回收运输也有精细化要求。
日本小镇上胜町是日本最美丽的村庄联盟成员之一,当地把生活垃圾划分为34类。
界定清晰、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日本垃圾分类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原因。
美国:源头初步分类,处置厂适度分选模式
单流回收技术在美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美国密苏里州黑泽尔伍德市的一家单流回收公司将易拉罐打包后出售。
美国地大物博,对“减量化”的需求远不如日本迫切,因而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生活垃圾分类相对简单,即源头产生垃圾部门只是初步分类分拣,然后垃圾被运到处置厂进行适度分选,整个分类的精细化水平一般。
美国西肯塔基大学校园里的单流回收垃圾桶,从标志上看主要混合放纸张和锡、铝等金属。
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法律体系,而且有科学的管理方法。美国50个州在遵循联邦立法的前提下,各自制定了适合本州的地方立法,形成了有法可依、社区管理和居民自觉维护环境相结合的垃圾处理机制。同时美国的垃圾处理工作非常重视发挥市场的力量,有两万多家垃圾回收公司给不同的城市提供服务。
德国:源头适度分类,处置厂精细分选模式
德国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不同种类垃圾收费存在差异。
德国的自然条件介于日本与美国之间,在挖掘垃圾处理领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目标驱动下,形成了以机械-生物处理与焚烧发电并重的垃圾处理方式。
德国的生活垃圾实施严格分类。居民区附近都设有垃圾投放区,并且放置着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棕色投放有机垃圾,蓝色投放废纸,黑色投放剩余垃圾,黄色则专门投放标有绿色圆点回收标志的商品包装。
德国随处可见的饮料瓶罐回收机,右下角正在吐出小票,消费者可以用来在柜台换成现金。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垃圾经济”立法的国家。重立法更重执法,在敦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德国采取“连坐式”的惩罚措施。如果垃圾回收公司的人员发现某一处垃圾经常没有严格分类投放,会给附近小区的物业管理员以及全体居民发放警告信。如果警告后仍未改善,公司就会毫不犹豫地提高这片居民区的垃圾清理费。
德国注重垃圾分类的教育和宣传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废纸、废塑料等的分类回收率虽然较高,但绝大部分并未在本土得到再生利用,而是出口到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污染转移”。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出台禁止洋垃圾入境、严控固体废物进口的政策后,这些国家也不得不面对严峻的垃圾处理形势。
探索生活垃圾分类“中国路径”
《绿色住区标准》(T/CECS 377-2018;T/CREA 001-2018)对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提出了明晰要求和规定。住区应制定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规划,并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同时,住区管理应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1)物业管理机构应负责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应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区分“大件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干式垃圾”等,并应设置数量合理和方便使用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2)废电池和杀虫剂等“有害垃圾”应设置专门收集容器和相关标志,并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完成其运输处置工作;
(3)纸张、金属、塑料、玻璃和电器产品等“可回收物”应设置专门收集容器或空间,并应组织进行资源化处理;
(4)厨余垃圾等“易腐垃圾”应设置专门密闭收集容器,并应委托专业机构采用密闭车辆运送及处理,并应加强其泄露、遗撒和臭气的控制。
具体做法:首先,根据垃圾处理要求等确立分类管理制度和必要的收集设施,并对垃圾的收集、运输等进行整体的合理规划,合理设置小型有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其次,制定包括垃圾管理运行操作手册、管理设施、管理经费、人员配备及机构分工、监督机制、定期的岗位业务培训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等内容的垃圾管理制度。最后,垃圾容器应具有密闭性能,其规格和位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数量、外观色彩及标志应符合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并置于隐蔽、避风处,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坚固耐用,不易倾倒,防止垃圾无序倾倒和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