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联盟 > 联盟动态 >

镍钴废料危废政策研究丨重点行业(镍钴废料再生利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研讨会线上举行

发布时间:2021-12-07 10:02:22   来源:    浏览次数:


镍钴废料再生利用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技术政策研究项目工作组正式成立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1月2日刚刚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开展涉危险废物涉重金属企业、化工园区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


作为具有时代特征和资源环境双重属性的镍钴废料,从镍钴金属原矿冶炼到镍钴产品制造、镍钴废料再生利用,镍钴废料的产生贯穿镍钴产品全生命周期。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加快了镍钴废料产生量的快速增长。促进钴镍废料高效回收利用,对于保障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镍钴废料组成复杂、有毒有害污染物种类众多,涉及到镍、钴、锰等重金属,以及氟化物和有机污染物等,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而由于小散乱回收广泛存在,部分废料处理不规范,多点无序污染排放,极大增加了镍钴废料的环境管理难度。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规范含镍、钴废料再生利用活动环境管理,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联合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同发起设立了“镍、钴废料再生利用行业危险废物管理技术政策研究”项目。


微信图片_20211207095918.jpg



12月3日上午,重点行业(镍钴废料再生利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研讨会召开线上会议,基于我国镍、钴废料再生利用行业及行业上下游现状调研,全面识别评估各类冶金尾料、废电池电极材料粉料等行业主要生产原辅材料,及废溶剂、除杂渣、废盐等再生利用过程主要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以镍钴废料环境管理为研讨对象集思广益,通过规范镍钴废料的产生、收集、转运、利用、处置等行为,为研究制订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完善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技术政策提供重要支撑,推动相关工作有序进行,支持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当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生态环境部固体司危废处处长孙绍锋,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危险废物管理技术部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郑洋,清华大学教授李金惠、徐盛明,中南大学教授林璋,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席晓丽,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孙峙,联盟秘书长何叶等领导专家及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与研讨。与会嘉宾对“镍、钴废料再生利用行业危险废物管理技术政策研究”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并从专业角度建言献策提出修改与增补意见,共同探讨“镍钴废料再生利用”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曹宏斌主持。

微信图片_20211207100042.jpg



微信图片_20211207100042.jpg

“随着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像镍钴废料等废物也大量产生,需要我们引起高度警惕并加强科学研究。”生态环境部固体司危废处处长孙绍锋建议,要进一步开展典型固体废物鉴别和环境风险评估研究,找准环境风险高的危险废物,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其配套的豁免管理清单修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开展典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过程的污染防治研究,找准污染防治关键点和有效措施,为相关技术规范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撑,要开展典型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管理的研究,找准环境管理的一些重点、难点和堵点,为完善危险废物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介绍,此前在生态环境部固体司的指导下,固管中心在政策管理和技术支撑研究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参与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修订,牵头起草了《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以及重点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参与了危险废物管理许可证的经营办法、转移办法、鉴别办法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和相关技术支撑工作。他呼吁与会嘉宾共同做好研究项目,为生态环境部危废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共同促进废旧动力电池等镍钴废料规范、收集、利用等,助力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分别从“镍钴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典型镍钴废料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典型危险废物鉴别技术及应用”“镍钴废料再生利用工艺”四个方面作了主题发言。


“要实现镍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紧抓资源保障、开发利用和产品端策略等三个方面。”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冶金研究设计所所长王海北认为,需要加大硫化镍矿资源勘探找矿力度、积极布局海外资源,从而保障我国镍钴资源安全;开发低碳/无碳冶金技术,降低能耗,实现镍钴资源开发的绿色发展道路;围绕电池制造设计产品方案和结构,开发短流程直接制备三元前驱体产品和开发高镍三元前驱体。


“镍钴废料污染控制需要从全过程统筹考虑,突破预处理、提取阶段、萃取阶段、材料阶段等关键环节的典型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孙峙以锂电废料为例介绍了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表示未来会结合污染物大数据平台向智能、精准控制方向推进。


“危险废物是一种特殊的固体废物,仅有一小部分收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余需要根据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进行鉴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与固体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雅琼详细介绍了危险废物鉴别流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家标准,指出镍钴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需要分析废物来源、调研产生工艺等。


金川集团公司镍冶金厂环保经理高泽磊、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经理高海银根据金川集团公司镍钴废料的生产实践,分别介绍了镍钴废物的再生利用工艺方法、特点、要求及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期间,镍钴废料再生利用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技术政策研究项目工作组正式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中国工程院院士柴立元担任项目工作组顾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曹宏斌任工作组组长,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任副组长。


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曹国庆代表项目工作组介绍了工作计划及工作组章程。


据悉,工作组后续将通过促进镍钴废料上下游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推动镍钴废料规范收集、利用,建立行业镍钴废料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安全保障,开展镍钴废料高值利用绿色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行业绿色化、低碳化。同时,还将进一步推动环境标准与规范国际化对标,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本次研讨会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南大学、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


华东科技大学教授杨家宽,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成彦,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宁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王景伟,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高级工程师吴广龙,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陈宋璇、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秀庆和鲍伟、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平等嘉宾共同出席线上会议。(完)